第24章-考证_拾穗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

    第24章-考证 (第1/3页)

    十一月的校园,秋意已经深了。梧桐叶落了一地,剩下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在清晨灰蒙蒙的天色里,显得格外利落、有劲儿。

    拾穗儿抱着一大摞厚厚的专业书,踏着满地的晨光,匆匆走在林荫道上。

    脚下的落叶被她踩得沙沙响,那声音清脆得很,一声接一声,仿佛在催着她快点,快点,再快点。

    离“国际青年生态科技创新大赛”的资格考核只剩不到一个月了。

    这段时间,她像一名与时间赛跑的旅人,小心翼翼地将每一寸光阴折叠成前进的力气。

    专业课不能落下,实验报告要准时完成,还有那三本厚如城砖的参考资料,她必须一页一页地翻过去,一字一句地种进心里。

    “穗儿,这边!”

    图书馆靠窗的角落被晨光镀成淡金色,苏晓已经为她占好了位置。

    木桌上整齐地摊开她们昨夜奋战到凌晨的复习资料,最上面是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学习计划表,时间精确到每一个小时。

    桌角静静立着一杯豆浆,热气袅袅升起,像一缕温柔的问候。

    “谢谢你,苏晓。”

    拾穗儿轻声回应,眼底泛着淡淡的青黑,那是连日挑灯夜战留下的印记,却也衬得她目光更加清澈坚定。

    她缓缓坐下,从背包里取出笔袋和笔记本,动作轻缓而庄重,仿佛不是在摆放文具,而是在安放一份沉甸甸的梦想。

    当她翻开那本《生态工程学原理》,密密麻麻的笔记几乎覆盖了每一处空白。

    那些蜿蜒的公式、层叠的推导,像一片片尚未开垦的荒野,而她正握着笔,一步一步踩出路径。

    这是她最不擅长的科目,复杂的数学模型曾让她屡屡受挫,可此刻她注视着书页,眼神里没有畏惧,只有一种近乎温柔的执着——

    因为她知道,每一个晦涩的公式背后,都连着一片渴望绿色的土地;每一个解不开的难题,都在呼唤着她走向更远的地方。

    她轻轻坐下,从包里取出文具,动作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

    但这次比赛对她而言意义非凡——如果能获得名次,不仅能拿到奖学金减轻家里负担,更重要的是,她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型”就有可能获得专家指导,真正应用到家乡的戈壁滩上。

    “先从这个公式开始吧。”

    她轻声自语,手中的铅笔在草稿纸上飞快演算。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映出一片小小的阴影。

    午后的图书馆格外安静,只能听见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

    拾穗儿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已经下午三点,她连午饭都忘了吃。

    “给你带了包子。”

    苏晓轻轻推过来一个还温热的纸袋,“就知道你又废寝忘食了。”

    拾穗儿这才感觉到胃部的空虚,她感激地接过包子,咬了一口,目光却还停留在书本上:“这个污染物迁移模型我还是不太明白...”

    “先吃饱再说。”

    苏晓按住她的手中的书,语气带着心疼,“你呀,比高二的时候还拼。这才两周,我看你人都瘦了一圈。”

    能不拼吗?拾穗儿在心里轻声问自己。她想起上周和村长通电话时,奶奶阿古拉在电话那头骄傲地向邻居介绍:“我家穗儿要参加国际比赛了!”听到她兴奋而又激动的声音,让她既心酸又温暖。

    视频结束时,奶奶悄悄对她说:“穗儿,别太累着,我给你攒了一筐鸡蛋,等你回来吃。”

    戈壁滩上的风沙,奶奶佝偻的背影,还有那些因为生态恶化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的乡亲……这一切都成为她前进的动力。

    她要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并行,农村的天地大有可为。

    连续两周的高强度复习,让拾穗儿的身体终于发出了警报。

    周一下午,正在做习题的她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眼前的公式开始模糊重影。

    “穗儿,你脸色好差。”

    苏晓担忧地摸了摸她的额头,“好烫!你在发烧!”

    “没事,”

    拾穗儿强撑着坐直身子,试图挤出一个让人安心的笑容,“可能就是有点累,我喝点热水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