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获优 (第2/3页)
都想放弃了。”
陈阳把剥好的鸡蛋放到她碗里,摇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她:“别这么说,穗儿。是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打动了我。是你的那个‘戈壁梦’吸引了我,让我觉得,我们所学的知识,原来可以这么具体、这么有意义地用在需要的地方。应该说,是你让我找到了学生态学的真正价值。”
他顿了顿,声音更柔和了些,“而且,能和你一起为了同一个梦想努力,是我觉得最幸运的事。”
他的话真挚而诚恳,拾穗儿感到鼻尖微微发酸。
她低下头,默默喝着粥,心里却像打翻了蜜罐,甜得发颤。
颁奖典礼在学校最大的礼堂举行。
当他们到达时,礼堂内已是座无虚席。即将毕业的学子们穿着学位服,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
前来观礼的家长、老师、学弟学妹们坐满了观众席,整个会场充满了庄严而热烈的气氛。
巨大的横幅悬挂在舞台上方,红底白字写着“京科大学第三十五届毕业典礼暨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
找到自己专业区域坐下后,拾穗儿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掌心因为紧张而有些湿润。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
“别紧张,”
陈阳的声音在耳边低低响起,他温热的手掌轻轻覆盖在她放在膝盖的手上,传递着无声的力量,“就像分享会那样,把你心里想的说出来就好。大家想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拾穗儿。”
他的安抚总是如此有效。拾穗儿侧过头,对上他鼓励的眼神,用力点了点头。
是啊,她不需要刻意表现什么,她只需要真诚地表达感谢,分享她的梦想,就像她在草原研学分享会上做的那样。
学院领导、校领导依次入场,在主席台就座。
张建军教授也在其中,他今天穿了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打了领带,平时略显随意的头发也梳理得整整齐齐,显得格外精神矍铄。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很快定位到拾穗儿和陈阳,朝他们微微颔首,露出了一个鼓励的笑容。
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始。
一系列流程之后,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宣读“优秀毕业生”名单并颁奖。
“下面,宣读京科大学第三五届‘优秀毕业生’获奖名单!”主持人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
礼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一位位优秀的学子在掌声和聚光灯中走上舞台,从校领导手中接过象征荣誉的证书和奖杯。
拾穗儿屏住呼吸,听着一个个名字,既期待又紧张。
陈阳的手始终没有松开,默默地给她支持。
“……拾穗儿同学!”
当自己的名字被清晰念出时,拾穗儿的心猛地一跳,随即被巨大的喜悦和激动淹没。
聚光灯瞬间打在她身上,周围响起了更加热烈的掌声,尤其是本院系的区域,掌声格外响亮,还夹杂着学弟学妹们的小声欢呼“穗儿学姐好棒!”
陈阳松开了手,轻轻推了推她的后背,低声道:“去吧,穗儿,加油!”
拾穗儿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裙摆,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迈着虽然有些紧张但异常坚定的步伐,走向舞台。
台阶似乎有些长,她能听到自己心脏“咚咚”跳动的声音,但内心却异常清明。
她想起了戈壁滩上辽阔的天空,想起了奶奶阿古拉期盼的眼神,想起了张教授的谆谆教诲,想起了和陈阳一起在沙地里种下的每一棵苗……这一切,都汇聚成她此刻脚下的力量。
走上舞台,站定。为她颁奖的,正是张建军教授。
张教授看着走到自己面前的拾穗儿,女孩穿着素雅的连衣裙,身姿挺拔,眼神清澈而坚定,虽然脸颊因激动而泛红,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静力量。
他仿佛看到了四年前那个带着一身风沙气息、眼神却亮得惊人的戈壁姑娘,如今已然蜕变成自信、坚韧、怀揣梦想的优秀青年。
他从礼仪手中接过烫金的荣誉证书和一座精致的水晶奖杯——奖杯被设计成破土而出的嫩芽造型,象征着希望和成长。
张教授郑重地将证书和奖杯递到拾穗儿手中。
就在拾穗儿接过荣誉的瞬间,张教授微微倾身,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音量,充满感情地低声说道:“穗儿,好孩子,你是戈壁上最亮的那颗星,也是我们京科大学培养出的好苗子。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神里的欣慰、骄傲和期许,几乎要满溢出来,那是一种远超自己获奖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这一刻,拾穗儿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瞬间夺眶而出。
滚烫的泪珠滑过脸颊,滴落在手中的证书上。
这突如其来的、如同父亲般的肯定和褒扬,击中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四年来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第一次走进张教授办公室请教问题时的忐忑;实验失败时他陪着她一遍遍分析数据到深夜;想家时他像长辈一样嘘寒问暖,还给她讲戈壁植被的故事;为了他们的“戈壁梦”,他一次次帮忙联系资源、争取支持……张教授之于她,早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导师,更是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和慈爱的长辈。
“谢谢……谢谢张教授……”
拾穗儿哽咽着,只能反复说着谢谢,双手紧紧抱着那份沉甸甸的荣誉,仿佛抱着四年青春的全部重量和一份无比珍贵的信任。
台下响起了理解的、鼓励的掌声。很多人都看到了这感人一幕,看到了教授与学生之间深厚的、超越师生名分的情谊。
张教授慈爱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控制情绪,准备发表获奖感言。
拾穗儿用力点头,抬起手臂,有些不好意思地用指尖迅速擦去脸上的泪痕。
她走到话筒前,调整了一下呼吸。聚光灯有些刺眼,她能看到台下模糊的人海,但她清晰地看到了前排陈阳鼓励的笑脸,看到了室友们竖起的拇指,看到了学院老师们赞许的目光。
她将证书和奖杯小心地放在演讲台上,双手轻轻扶住话筒架,再次深吸一口气,开口时,声音还带着一丝哭过后的微哑,但却异常清晰、坚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拾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