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留书_拾穗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37章-留书 (第2/3页)

汽水,回来接着想。”

    那天的冰汽水是橘子味的,气泡在舌尖炸开,两人坐在图书馆门口的台阶上,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就把方案的漏洞补上了。

    后来他们的方案拿了省级一等奖,领奖那天,陈阳特意把证书递给她:“这里面有你一半的功劳。”

    大三上学期,她报名参加了山区支教项目,出发前需要准备一套适合当地孩子的教学方案。

    陈阳知道后,主动提出陪她查资料。那段时间,图书馆闭馆的音乐成了他们最熟悉的背景音。

    陈阳总能在密密麻麻的文献里找到关键信息,比如如何用当地资源设计手工课,如何用简单的道具讲解复杂的知识点。

    有一次查到傍晚,外面下起了小雨,陈阳从包里掏出一把伞,又变魔术似的拿出一个烤红薯:“路过食堂买的,热乎着呢,你肯定没顾上吃饭。”

    红薯的香气混着雨丝的清凉,在暮色里格外温暖。她咬着红薯,看着陈阳帮她收拾散落的书页,忽然觉得,有个人一起为了梦想努力,再难的路也变得好走了。

    还有无数个普通的日子,她在图书馆勤工俭学整理书架,陈阳会来帮她搬厚重的书;她为了期末考试熬夜复习,陈阳会给她带一杯热牛奶。

    她想家偷偷掉眼泪,陈阳会坐在她旁边,什么也不说,只是递一张纸巾,然后陪她一起看窗外的梧桐叶。

    “穗儿?发什么愣呢?”

    刘阿姨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拾穗儿回过神,笑着摇摇头,把纸箱里的书一本本摆到长桌上。

    她从背包里掏出钢笔,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下寄语,字迹工整又带着戈壁人特有的利落:“愿你们像戈壁的沙枣树,在困境中扎根,在风雨中成长。”

    写完最后一本,她还在书里夹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自己的联系方式:“要是看书时遇到不懂的地方,随时找我。”

    刚把书摆好,两个背着双肩包的学弟学妹就走了过来。

    扎着马尾的学妹拿起一本《教育学原理》,翻开扉页看到寄语,眼睛一下子亮了:“阿姨,这书是可以借的吗?字写得真好!”

    刘阿姨笑着指了指拾穗儿:“这是你们拾穗儿学姐,马上要回戈壁建学校了,这些书都是她特意留给你们的。”

    学妹惊讶地看向拾穗儿,手里的书攥得更紧了:“您就是拾穗儿学姐?我们老师上课总提您,说您是我们学院的榜样!”

    她低头摸了摸扉页上的字,眼眶微红,“学姐,谢谢您的书和鼓励,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好好学专业知识,将来去需要的地方做教育。”

    旁边的学弟也拿起一本《教育心理学》,翻开一看,书页空白处满是细致的批注,还有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的重点,忍不住感叹:“学姐,您这笔记也太详细了!我这学期正好学这门课,一直找不到重点,有了这本书,我肯定能学好!”

    拾穗儿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能帮到你们就好。这些书里记了我四年的学习心得,还有当年备赛、支教时整理的案例,你们要是觉得有用,看完了还可以传给其他同学,让它们多帮几个人。”

    说话间,又有几个学弟学妹围了过来,长桌上的书很快就被拿得只剩三本。

    一个戴眼镜的学妹拿着书,犹豫了半天,还是小声问:“学姐,去偏远地区做教育会不会很孤独啊?我也想考支教的项目,可是怕自己坚持不下来……”

    拾穗儿蹲下身,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温柔却坚定:“刚开始肯定会孤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你要记得,你不是一个人在坚持。就像我当年备赛、支教,有陈阳帮我查资料,有刘阿姨关心我,还有室友们支持我。而且当你看到孩子们因为你而露出笑脸,看到他们眼里的光,就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她顿了顿,指了指扉页上的字,“你看这沙枣树,在戈壁里独自扎根,却能结出甜美的果实。我们也一样,只要心里有信念,就没有熬不过去的孤独。”

    学妹听完,用力点点头,把书紧紧抱在怀里:“学姐,我懂了。我一定会努力,将来也要像您一样,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光的人。”

    夕阳渐渐西斜,阅览室里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拾穗儿帮着刘阿姨整理了一会儿书架,指尖拂过那些熟悉的书脊,忽然想起自己刚来时,连怎么找书都不会,是刘阿姨耐心地教她用检索查询,教她给书分类。

    如今她就要离开了,这些曾经陪伴她的书,会以另一种方式留在校园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