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转变_拾穗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42章-转变 (第2/3页)

有那张他最为珍视的特写……拾穗儿站在一棵虬劲的老沙枣树下,傍晚的风吹拂着她略显凌乱的头发,脸上还沾着劳动后的沙土痕迹,但她对着镜头露出的笑容,却那么干净,那么有感染力,仿佛所有的艰辛都在那充满希望的笑容里化为了乌有。

    “爸,妈,你们看看,”

    陈阳的声音很轻,却像磐石一样稳,充满了力量。

    “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这就是我想一起做事的人,这就是我想过的生活。我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为了所谓的浪漫或者逃避现实。”

    “这个念头,从真正了解拾穗儿和她的家乡那天起,就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我想了整整一个学期,查了很多关于戈壁农业、合作社经营、光伏发电等的资料,甚至和拾穗儿一起做了初步的可行性计划和预算。”

    “我知道戈壁苦,环境恶劣,创业维艰,前路注定坎坷。可是,再苦,能苦过拾穗儿小时候在垃圾堆里翻找练习本、在寒风中走十几里沙路上学的日子吗?再难,能难过她一个女孩子,放弃了人人艳羡的京大保研名额,顶着全家和外界的不理解,孤身一人回去实践那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的决心吗?”

    “我想陪着她,和那些眼里有光、心里有盼头的乡亲们一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我们的知识和汗水,一点一点,把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变成充满希望的绿洲。这,才是我们这代人真正的担当,才是对‘不负青春’最好的诠释!”

    母亲凑近手机屏幕,手指颤抖着,轻轻触摸着照片上那些孩子们天真无邪却又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坚韧的笑脸,触摸着儿子和拾穗儿在苍茫黄沙背景下显得格外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身影,她的眼泪流得更凶了,但之前的激动和抗拒,却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遗憾。因为家境贫寒,作为长女的她早早辍学,帮助父母抚养弟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没能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这是她心底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所以,她几乎是将自己未竟的梦想、对稳定富足生活的全部渴望,都毫无保留地寄托在了儿子身上,拼尽一生心血,就是要为他铺就一条最稳妥、最光鲜、最不会出错的道路,让他不必再经历自己当年的艰辛与无奈。

    可直到此刻,看着儿子眼中那簇为爱与理想而燃烧的、几乎可以焚尽一切困难的火焰,看着照片里那些亟待帮助的纯真面孔和儿子与拾穗儿并肩奋斗的坚定身影,她才猛然惊觉。

    自己或许在不知不觉中,用“为你好”这世界上最无私也最自私的名义,编织了一个精致的牢笼,险些扼杀了儿子内心深处最宝贵的东西——选择自己人生的勇气,那份超越物质计算的爱与担当,以及年轻人最应有的闯劲和理想主义情怀。

    有些路,外人看来或许遍布荆棘,坎坷不平,但当事人走上去,因为心中有爱有光,却可能甘之如饴,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幸福。

    人生的价值,难道真的只能用安稳、体面和世俗的成功来衡量吗?自己渴望儿子拥有的“幸福”,是否只是自己想象中的模板,而非儿子内心真正渴望的星辰大海?

    父亲从陈阳手中接过手机,沉默着,一张一张,极其缓慢地、近乎虔诚地翻看着照片。

    他那双布满老茧、指节粗大、见证了无数生活磨砺的手,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轻轻滑动,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些定格的画面上……

    孩子们渴望知识如同渴望雨露的眼神,戈壁的苍凉与壮美交织出的独特风景,儿子脸上那种在京城的繁华喧嚣中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充实、坚定与幸福感。

    还有那个叫拾穗儿的姑娘,眉宇间那份与年龄不符的坚韧、乐观与近乎神圣的责任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房间里只剩下空调的低鸣和母亲逐渐转为低泣的抽噎声。

    良久,父亲深深地、仿佛耗尽全身力气般叹了一口气,那叹息里包含了太多复杂难言的情绪。

    他将手机递还给陈阳。他抬起头,重新看着儿子,眼神复杂得像一团乱麻,那里面有挣扎后的疲惫,有难以完全释怀的担忧,有对未知未来的恐惧,但最终,一种无奈的、甚至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妥协、认可,以及一丝被唤醒的、对于儿子勇气的钦佩情绪,艰难地占据了上风。

    “你……”

    父亲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带着浓浓的倦意,却又透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松动。

    “你这个傻小子……真的……想清楚了?铁了心,不改了?哪怕以后碰得头破血流,摔得遍体鳞伤,也不怨天尤人,不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