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分工_拾穗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

    第57章-分工 (第1/3页)

    篝火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尽,橘红色的光焰在凛冽的寒风中顽强地跳跃着,将打谷场上百余张饱经风霜却又无比坚毅的面孔映照得格外清晰,每一道皱纹、每一个眼神都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不屈。

    拾穗儿站在那张承载着金川村未来希望的简易木桌旁,额前几缕被汗水濡湿的碎发在火光的映照下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她那双亮如星辰、此刻却布满血丝的眼睛,缓缓地、极具分量地扫过全场每一张熟悉的面庞。

    方才她与张教授、陈阳一同描绘的那四张关乎存亡的战场蓝图,已然像投入干涸心田的火种,在每个人心头燃起了熊熊的求生斗志与变革的决心。

    与张教授、陈阳再次低声快速商议了几句,敲定了几个关键细节后,拾穗儿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霍然转身,再次面向鸦雀无声的人群。

    她的声音虽然带着连日操劳的沙哑,却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人们心上的鼓点,清晰地穿透了戈壁夜风那永不停歇的呜咽:“乡亲们!四个战场的路子,咱们已经摆清楚了!形势逼人,生死攸关,容不得半点犹豫,更容不得半点含糊!现在,到了咱们分兵派将,各司其职的时候了!要把每一分力气都用在刀刃上,要把千斤重担,实实在在地扛在每个人的肩膀上!”

    人群瞬间变得更加寂静,连孩子的啼哭声都仿佛被这肃穆的气氛所感染而止息。百余双眼睛,带着全然的信任与急切的期盼,齐刷刷地聚焦在拾穗儿身上,聚焦在她身后那张画满了箭头和标记的地图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临战前的紧张与激动。

    “第一战场,水源攻坚队!”

    拾穗儿的声音陡然拔高,清晰地在夜空中回荡。

    她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率先落在了坐在前排、眉头紧锁、吧嗒着旱烟袋的李大叔身上。

    “李大叔!”

    她语气郑重,“您是咱们村的老把式,几十年风里来沙里去,对咱们村周边每一道沟壑、每一片沙地的脾性,比对自己手掌的纹路还熟!找水打井这项牵头重任,关系到全村人的命脉,非您这位经验老道、沉稳可靠的老将出马不可!这个队长,请您来当!”

    李大叔像是被点燃的炮仗,猛地从磨得光滑的石磙上站起身,常年被风沙侵蚀而略显佝偻的腰背瞬间挺得笔直,仿佛一株迎着风沙的老红柳。

    他扔掉手中的烟袋,声音洪亮,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穗儿娃!张教授!还有乡亲们!你们就放一百二十个心!这把老骨头,就算豁出去,也保证完成任务!找不到水,我李老五没脸回来见大家!”

    “好!”

    拾穗儿眼中闪过赞许和信任的光芒,随即开始细化部署,“您的队伍,以赵铁柱、王强等二十名最精壮、最能吃苦耐劳的年轻后生为主力!他们的任务,就是全力配合张教授带来的专业勘测团队——搬运那些精贵的仪器设备、根据勘测结果清理井场、做好一切前期准备和后续的挖掘工作!同时,再配五名心细如发、手脚麻利的妇女同志,提前筹备好打井所需的绳索、箩筐、铁锹、镐头等一应工具物资,确保前线需要什么,咱们后方就能立刻补上什么,绝不能耽误一分一秒!”

    她说完,立刻转向身旁的张教授,语气极为恳切,“张教授,这寻找地下水源,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所有的勘测、定位、技术把关,就全仰仗您和您的团队了!咱们村里人,全力配合!”

    张教授推了推鼻梁上厚厚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科学工作者的严谨和不容置疑的坚定:“拾穗儿同志,李大叔,各位乡亲,请放心!我们团队已经连夜调试好了所有设备,明天天一亮,立刻开工!我们会争分夺秒,运用一切技术手段,争取在三天之内,拿出最科学、最可靠的初步井位方案!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站在张教授旁边的陈阳紧接着上前一步,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责任与担当:“穗儿,李大叔,我跟李大叔的队伍一起行动!我负责协助张教授记录勘测数据、协调技术上的细节沟通,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同时,我会立刻想办法联系省水利厅和农科院的专家老师,争取通过电话或者最快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远程技术指导和支持!多一份智慧,咱们就多一分把握!”

    拾穗儿看着配合默契的教授和学子,心中稍安,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的目光随即越过人群,落在了靠后位置一位头发几乎全白、手里下意识地攥着一截磨得异常光滑的旧草绳的老者身上。

    那是马大爷,村里最年长的几位老人之一。

    拾穗儿的语气变得愈发恳切,甚至带上了几分敬重:“第二战场,固沙护田队!”

    她声音清晰地说道,“咱们村周边这一千多亩曾经能长出好庄稼的良田,是祖祖辈辈留下的命根子,是咱们未来能不能重新吃上自己粮食的根基!草方格固沙,看着简单,就是埋草捆子,可这里面的门道深了!分寸、地形、草的疏密、埋的深浅,差之毫厘,效果就可能谬以千里!搞不好,不但固不住沙,反而可能伤了地里残存的墒情,甚至毁了将来可能发芽的禾苗!”

    她停顿了一下,让话语的分量沉下去,然后目光灼灼地看向马大爷:“马大爷!您跟着父辈们,在这片沙地边上扎了一辈子的草方格,最懂这里面的诀窍,最知道怎么让它既能牢牢锁住风沙,又不会毁了咱们庄稼生长的希望!这护田队的队长一职,经验至上,非您这位老把式莫属!请您务必挑起这个担子!”

    马大爷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睛,在听到拾穗儿这番话后,骤然迸发出惊人的光彩。

    他浑身一震,用那满是老茧、青筋凸起的手撑着膝盖,有些颤抖却异常坚定地站了起来,脸上的每一道深壑般的皱纹里,都透出了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被信任的激动:“穗儿娃!张教授!你们……你们信得过俺这把老骨头,俺……俺就算拼了命,也得把这事办好!这田,是俺们祖祖辈辈用血汗浇灌出来的,是咱们金川村的根!俺就是用手刨,用牙啃,也得用这草方格,把该死的风沙死死挡在田外边!”

    “有您这句话,咱们就放心了!”

    拾穗儿的声音也带着一丝激动,她开始详细部署这支队伍的结构,“您的队伍,要以像您一样有经验、熟悉地情的老人为核心!请您亲自挑选十五位跟您一样,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真正摸透了地里脾气的老伙计!你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定方位、把控全局,尤其是每一个草方格的疏密间距和埋设深度——这直接决定了固沙的效果和田地的未来,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然后,再配二十名肯学能干、有力气的青壮劳力,和十五名心细耐劳的妇女同志!让老人们手把手地教,年轻人踏踏实实地学!负责割草、捆扎、运输、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