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商量动身的事 (第2/3页)
人,弟妹两口子不一定能撑得住。
昨晚她跟相公商量着春燕跟不跟去的事。
他们也想女儿出嫁前能出去走走,最好学点本事在身 ,但又担心多一个人开支太大,正在摇摆不定。
春燕是女子,出门必须一个人开房,吃食都无所谓,来回就是两个多月的路途,一个房间算二百文,两个多月就是十五两银,算算其他,他们两口子吓住了。
陈富强道:“再有,知礼一直说你如果不去江南书院有些可惜,县学到底还是差了点。
像你跟知文的府试名次在县城都是前十,江南书院是肯定收的。
这样,你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我跟你大姐再补贴一些,撑撑就过来了。”
盼儿的二十亩嫁妆田,这次扣了税,跟佃户一家一半,价钱再高,到底欠收些,也就得了三四十两。
这些银他们夫妻决定让儿子带给盼儿,如何花是他们小两口的事。
所以,对小舅子,他们尽可能帮一些,但不能一力承担。
吴再有点头。
不管去不去,姐夫、大姐的这份情谊他都心里有数。
包括这三个月在大姐家的吃喝,放在平常年都不得了,今年粮价这么高,这就不得了了。
这三个月,他只要一有空,就尽可能去地里帮帮忙,包括上山打柴他什么都抢着做。
陈知礼没说话,小舅跟他住,晚上他会好好跟他谈谈。
直接给银子他肯定不要,倒是可以指导他写点话本,小舅在许多方面比知文变通的多。
“小舅,这次去院试,就不必大舅他们跟着,房间我已经定好,跟我一起挤挤,骡车是自家的,费用不大。
去江南书院的事不急一时,但也可以跟家里人争取争取,有些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和县的县学,老实说,先生的教学水平一般,府学不错,但费用不比去江南低多少,不过少个来回路费而已。”
陈富才跟郝氏不约而同都想到了小儿子。
知行今年十二岁,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