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旧事暗查_还和不和离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437旧事暗查 (第2/3页)

马去了陶家村所在的钱塘县境内。

    他没有惊动当地县衙,而是如同寻常过客般,在村里村外慢慢行走观察,与田间地头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农“闲聊”。

    经过一番旁敲侧击和耐心寻访,他找到了几个当年事件的潜在知情人。

    一位当年住在村长家不远处、如今已搬去县城的老人,这是高瑞通过其仍住在村里的亲戚找到地址;

    一位当年在附近砍柴,隐约听到争吵呼救声的樵夫,如今年纪六旬,早已老眼昏花,不过精神不错;

    还有一位当年在县衙当过差、后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役的老书吏。

    而当年的县太爷已经调到邻县,这么多年仍还是一个七品小官,想升怕是根本不可能,…

    而那个仵作自那个县令调走后,也辞了仵作一职,如今在宛平县城买了两个铺子,靠着收租过日子。

    ……

    陈知礼以“重审旧案,为民伸冤”的名义,私下分别见到了其中一些人。

    起初,他们依旧心存恐惧,不愿多言。

    但在陈知礼保证绝对保密并确保他们及其家人安全后,又感受到这位知府大人真诚的态度,终于有人松了口。

    那位老书吏叹道:“大人,那案子……唉,小的当时就觉得蹊跷。

    朱母身上伤痕明显非摔跌所致,但上头(指当时的县令)打了招呼,陶家又使了银子,仵作哪敢说实话?

    陶大林那时不仅是村长,还是陶姓族长,在地方上势力很大,那果农和村民们谁敢为了一个外姓人得罪他家?何况他家那三个牛高马大的儿子?大家伙都是昧着良心说了瞎话。”

    那位老樵夫也颤巍巍地回忆:“那天天快黑了,我收工下山,听到陶家方向有女人哭喊叫骂,还有男人的吼声……我没敢凑近,但听着不像是一两个人……后来就没声了。没曾想,第二天就听说人摔死了……那声音不小,虽然村长家离村子有一段路,我不相信没人听见,那时候做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