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生女儿了_还和不和离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444生女儿了 (第2/3页)

京城。

    朝堂之上,皇帝看着各地雪片般飞来的灾情奏报,面色阴沉。

    户部尚书已经在计算着需要拨付多少赈灾钱粮,工部尚书则战战兢兢地准备承受对水利失修的斥责。

    然而,当余杭府的奏报呈上时,皇帝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了。

    奏报中,陈知礼如实禀报了辖内农田受淹、预计减产的情况,请求朝廷酌情减免赋税并拨付赈济。

    但紧接着,他详细陈述了府衙如何提前检修水利、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制定预案,并因此在暴雨中成功保住了主要工程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臣等惶恐,虽未能保全所有禾稼,然幸赖陛下洪福,前期工事得宜,境内无堤坝溃决之险,无百姓溺亡之殇。

    现已全力组织排水救灾,安置流民,力求将损失降至最低……”

    皇帝将这份奏报传递给几位重臣传阅。

    户部尚书先是惊讶,随即面露喜色:“陛下!余杭府虽也受灾,但无需大量抚恤银和安家费,只需赈济口粮和减免税赋,这……这节省了大量开支啊!”

    工部尚书更是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连忙道:“陛下圣明!余杭知府陈知礼、同知穆云等,未雨绸缪,兴修水利,实乃干吏楷模!其法大可推行于各州府!”

    就连一向严苛的御史台官员,也难得地没有提出异议,反而对余杭府的举措表示了赞赏。

    皇帝沉吟片刻,心中对陈知礼的评价又上了一层楼。

    这不仅是个能断案的能吏,更是个务实、懂得为民兴利、并能有效执行的地方大员!

    “传旨,”皇帝开口道,“余杭府应对得当,保全颇多,着吏部记功。

    所请减免赋税、拨付赈济之事,户部速议,准其请。”

    他目光扫过工部尚书:“今秋汛期过后,工部要统筹规划,以余杭府为参照,令各受灾及水利薄弱之州府,务必大力修缮水利、加固堤防!

    若再有玩忽职守、敷衍了事者,严惩不贷!”

    一道旨在全国范围内兴修水利的政令,因余杭府的榜样作用,就此提上了日程。

    而在余杭府,虽然田野间仍是一片水泽,百姓脸上有忧色,但却没有恐慌。

    他们看到官府的人员在积极组织排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