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寰一念》_孔然短故事小说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

    《尘寰一念》 (第1/3页)

    金陵城南有鸡鸣寺,碧瓦参差如龙鳞映日,飞檐斗拱隐于紫金山岚霭之中。时值崇祯末年,狼烟四起,秦淮河畔虽仍闻画舫笙歌,然市井间饿殍载道,菜色饥民扶老携幼。腊月廿三祭灶日,暮云凝铅,散学归家的蒙童福保途经山檀香氤氲的山门,忽见千年古柏下有僧独立。但见其缁衣胜墨,手持十八伽檀木念珠寒光流转,眉间白毫宛转如钩月——此正是住持明镜长老。

    福保本城西糊伞匠人王老三独子,年方十四。是日因在塾中打翻端溪紫玉砚,遭先生戒尺责掌,归途又见债主虬髯张五率恶仆堵门,惶惧间遁入积雪山道。恰见老僧临风而立,袈裟鼓荡若垂天之云,不觉痴立。忽忆晨起偷食供果时,闻邻人笑谈"出家可免赋役",竟鬼使神差扑跪雪地。

    "求师父度我!"少年哽咽声未落,骤闻雷霆喝:"咄!"但见明镜长老广袖翻飞如玄鹤振羽,惊起柏梢寒鸦蔽空。僧履踏碎琼瑶,绕童三匝忽嗤:"黄口孺子,昼则慕禅,夜必思荤。"语如冰锥刺骨,福保方忆晌午偷藏怀中肉饼,霎时汗透棉衫。

    原来这明镜长老非常流。本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后因阉党乱政,于天启三年浴佛日祝发。寺中藏经阁旧存其《扫叶集》手稿,有"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之句。此时老衲睥睨伏地少年,忽忆四十年前自分宜县衙出奔场景——当年亦是个风雪弥天日,亦曾跪求老方丈收留。

    "可知佛门有三不收?"禅杖顿地铿然作金玉声,"父母在堂者不收,独苗承嗣者不收,避祸偷安者不收。"话音未落,忽见福保腰间坠下彩绣合欢香囊,乃前日上元节偷藏媚香楼妓子帕。老僧仰天长笑,声震檐角铁马铮铮:"去!佛门非汝避债躲祸之所!"僧鞋轻扬处,恰将香囊踢还少年怀中,如芥子投于须弥。

    福保面若火烧,回首望见山门外债主身影幢幢,复闻寺内飘出腊八粥香。正踌躇间,忽闻梵钟轰然破雪,但见明镜长老已阖目吟道:"雪压竹枝低虽坠,不沾淤泥半寸衣。"少年如遭棒喝,呆立半晌,终朝山门三叩首,踉跄奔入万家灯火。

    廿载弹指过。清军破金陵时,福保已继父业成"王记紫竹伞"掌舵。甲申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