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戏》_孔然短故事小说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墨戏》 (第2/2页)

传话声似磬音:"居士问,雁字书空时,可需标价?"散人掷笔大笑,墨点飞溅处,竟成雪中红梅。

    残冬最后一场雪压折梅枝时,漱石病榻旁的《诗意图》首帧忽有题跋如剑出匣:"沧桑尽化雪鸿爪,且抱云山醉墨痕。"百帧咏史皆毕,末页小注墨迹犹湿:"晋商所托,老夫戏墨耳。"润笔散寒士的银两单据,反成最苍劲的落款。

    散人执稿而立,见最终一咏墨色氤氲,恍若七十年光阴凝成的泪滴。窗外颓梅最后一瓣翩然附稿,恰似天地钤印。此时隔墙书塾童声诵至"云腾致雨",碎玉声里,恍见寒碧山庄曲廊下,两个背影正以雪煮酒,在时空画卷上题下无字的跋。

    散人俯身细观,见那化开的墨痕竟在宣纸上沁出奇景:原是一笔"千古"的竖钩,因泪渍浸润,此刻竟似老梅断枝斜挑月轮。忽闻病榻微响,漱石枯指轻叩檀木榻沿,击节之声与童谣节律相和,恍如为这百帧史诗点定拍板。

    晋商少年不知何时悄立屏风阴影处,手中田黄石映出烛光流转。他忽向前三揖及地:"先祖有云,诗画真味在气韵流动。今见二公墨戏,方知金帛虽可量纸墨,难买半寸神韵。"言毕解下腰间白玉箫,就唇吹出《梅花三弄》片段,箫声过处,案头诗稿无风自动,如群鹤振翅。

    漱石闭目而笑,朝虚空挥毫般划过数笔:"板桥道人画竹,谓胸中要有成竹。然则咏史岂非种竹?种时但求挺直,何必问来年箫管裁自何节。"语声渐微处,窗外忽起夜鹊惊飞,翅影掠过冰河,恰在雪地留下枯笔飞白。

    童子忽捧药盏惊呼,见居士最后呼出的白气,在寒冬空中凝成不散的篆书"戏"字。散人掷杖大笑:"好个老顽童!临去犹要戏墨!"笑声震得梁间积雪簌簌而下,其中一片正落砚池,融作千年水墨的最后一滴。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