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6 25 周六 (第2/3页)
心是银行,历次金融危机几乎都伴随着银行危机,原因有四:银行规模大,杠杆高;银行借进来的钱很多是短期的,但贷出去的钱却大都是长期的,这种负债与资产的期限不匹配会带来流动性风险;银行信贷大都和房地产有关,常常与土地和房产价值一同起落,放大经济波动;银行风险会传导到其他金融部门。金融自由化浪潮为借贷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如果没有大量资金涌入金融系统,借贷总量也难以增加。如今的全球经济失衡,是贸易失衡和美元地位带来的资本流动失衡所共同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入不是美国可贷资金增加的唯一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的贫富差距,在大多数发达国家,过去40年国内贫富差距的扩大都伴随着国内债务水平的上升,富人的余钱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流向房地产,借给穷人买房,成为穷人的债务,这种金融资源脱实向虚,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加大了风险。债务本身并不可怕,如果借来的钱能用好,投资形成的资产能增加未来收入,还债就不成问题,加入资金能被实体企业投资所吸纳,就不会流到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去推升资产泡沫,而主要发达国家实体投资下降的一个原因便是国内制造业整体外迁,另一个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性在减弱: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大企业越变越大。
经由“4万亿”计划、欧债危机、再刺激、“影子银行”、“股灾”、资本外逃、“棚改”货币化、债务置换、理财产品爆发,我国债务累积迅速上涨。我国居民债务接近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负担低于发达国家,但企业债务负担远高于发达国家,原因之一在于资本市场发展不充分,企业融资以债务尤其是银行贷款为主,股权融资占比很高。企业债务有多个问题广受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约占GDP的40%,资金主要流向基础设施,项目回报率很低;“国进民退”现象;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问题。我国房企大量债务来自“影子银行”或其他监管薄弱的渠道,一旦受到外部冲击,房企就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还有一种房企债务是在海外发行的美元债,因大量房企并没有海外收入,故也有风险。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债务负担较重,应对风险的能力受限,若遭遇重大外部冲击,就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而企业裁员甚至倒闭,会降低居民收入,加大居民的风险,也加大其债主银行的风险。我国银行有很多风险点:对信贷放松管制,银行规模迅速膨胀;银行偏爱以土地和房产为抵押物的贷款,如果这类优良的抵押物或者有政府信用担保的企业越来越多,那银行就有动力不断扩大信贷规模;银行风险会传导到其他金融部门,这与“影子银行”的兴起有关,所谓“影子银行”,就是类似银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