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惊世骇俗 (第1/3页)
六月的烈日,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县城一中的校门口,将水泥地面烤得滚烫,空气仿佛都在扭曲蒸腾。这里,却聚集了比阳光更炽热的目光和期待。黑压压的人群是无数守候的家长,他们的脸上交织着焦虑、期盼、紧张与祈祷,目光死死锁定着那扇紧闭的校门,仿佛能穿透它,看到里面正在书写命运的子女。
祝老栓和李秀娟,也在其中。
祝老栓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衬衫,额头上沁出的汗珠顺着黝黑深刻的皱纹滑落,他也顾不上擦,一双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一个旧的军用水壶,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李秀娟站在他身边,不停地踮脚张望,手里紧紧捏着一个装有湿毛巾和清凉油的小布包,嘴里无声地念叨着什么,像是在祈求祖先保佑。他们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只说让他们放心,却拗不过内心的牵挂,还是天不亮就从山里出发,辗转来到了这陌生的县城,挤在了这令人窒息的人墙外。
“他爹,十三……能行吗?”李秀娟第无数次低声问着同样的问题,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住院、车祸、那些看不明白的银针和符纸,都让她心里没底。
祝老栓重重地“嗯”了一声,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莫名的笃定:“娃说行,就一定行!”他想起儿子出院时那沉稳的眼神,以及近日来身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那是一种超越年龄的镇定与自信。
就在这时,考场内,祝十三平静地摊开了语文试卷。
目光扫过,现代文阅读的文本结构、核心观点、潜在情感,如同抽丝剥茧般清晰呈现;古诗文鉴赏的字词渊源、意境营造、作者心绪,了然于胸;那些需要背诵默写的篇章,更是如同刻印在脑海深处,信手拈来。他的大脑仿佛一台超频运行的“智脑”,信息处理速度快得惊人,逻辑链条瞬间构建,答案精准浮现。
他没有丝毫停顿,拿起笔,蘸满墨水,便开始在答题卡上书写。字迹工整,力透纸背,带着一种沉稳的韵律。作文题目是“论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略一思索,脑海中便构建出清晰的框架,引经据典,结合自身经历与对时代的观察,下笔千言,文思泉涌,立意深刻而格局宏大。
三十五分钟。
仅仅三十五分钟,包括一篇八百字的作文在内,所有题目解答完毕。
他又花了十分钟,从头至尾快速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疏漏,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挑不出来。
然后,在监考老师和其他考生惊愕的目光中,他平静地举手,示意交卷。
“同学,你……确定不再检查一下?时间还早。”监考老师是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女教师,她忍不住提醒道。开考不到一小时就交卷,这在她几十年的监考生涯中闻所未闻。
“谢谢老师,我检查过了。”祝十三礼貌地点头,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考场。
他收拾好文具,在无数道或震惊、或疑惑、或觉得他自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