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陋巷逢诗圣,一语定苍生 (第2/3页)
墨。”李白热情介绍,又对林墨道,“贤弟,这位便是与我并称‘李杜’的杜子美,杜甫兄。其诗沉郁顿挫,心系苍生,乃真正的大才!”
杜甫!诗圣杜甫!
林墨心头剧震,比初见李白时更甚。眼前这位困顿潦倒、忧心忡忡的文人,竟是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的杜甫!与李白的飘逸仙气截然不同,杜甫身上凝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扎根于大地的苦难与关怀。
“晚生林墨,见过杜工部!”林墨恭敬行礼,心情复杂。见到偶像的激动,与目睹其现实窘境的酸楚,交织在一起。
“林小友不必多礼,快快请坐。”杜甫连忙起身还礼,语气温和却难掩疲惫,“什么工部,不过是虚衔。陋室寒酸,让二位见笑了。”他有些窘迫地试图收拾一下凌乱的桌面,上面除了书卷,还有几张药方。
三人落座,李白熟门熟路地从角落找出一个旧茶壶烧水。杜甫咳嗽了几声,苦笑道:“老毛病了,不妨事。倒是林小友,近日闻你名,一曲江‘叹息’,可谓道尽繁华背后的苍凉,深得诗家三昧。”
林墨看着杜甫深陷的眼窝和眉宇间化不开的忧色,又瞥见他桌上书稿中隐约的“黎元”、“寒士”等字眼,心中那股源自现代人对社会问题的敏感被触动。他不再寒暄,直接问道:“杜先生可是在为时事忧虑?或是……民生多艰?”
杜甫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林墨。他这些忧思,在当今一片颂圣之声中,常被讥为不合时宜,连好友李白虽理解却不尽赞同。没想到这初次见面的年轻人,竟能一眼看穿!
他长叹一声,像是找到了倾泻的出口,声音带着悲怆:“林小友既问,杜某便直言了。如今表面海内升平,然府库日虚,权贵奢靡日盛,边镇节度使坐拥重兵,百姓赋税徭役日重……譬如这身躯,看似强健,内里膏肓已生啊!”他越说越激动,又引发一阵剧烈咳嗽。
李白默默递过一碗热水,神色也凝重起来。他虽疏狂,却并非不谙世事。
林墨沉默片刻,脑中飞速运转。他不能直接预言安史之乱,但可以用更宏观的视角分析。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道:“杜先生所虑,乃国之大者。晚辈浅见,或可从一个‘流’字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