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新的用工需求 (第1/3页)
试营业的第三天,也顺利度过。
因为是工作日,人少了很多。
除了住宿的客人,只来了不到二十个人。
一早,陆阿婶和春辉婶就一起上山来了。
陆阿婶带来了新鲜的鸡鸭:“都是昨天收的,今天起五更宰的,新鲜着呢!”
春辉婶来了就干活。
花香小径和林间野路,还有小溪边,昨天积攒的垃圾,都要倾倒。
村里有环卫的大垃圾箱,环卫公司每天来收一次。
魏良问过简星夏,要不要在老屋附近也放一个大垃圾箱。
“环卫方面村里有财政补贴,不用另外交钱,山庄要是需要的话,你跟我说,我去申请。”
但简星夏拒绝了。
自己村里人就算了,大多数村里人还是有感情的,而且不少村民都惦念着姥姥,对简星夏有所照顾。
又听过“精怪”的故事,有所避讳,不愿意主动提及。
像是陆阿婶,看到了大黑的脚印,也恨不得当没看到。
但是环卫公司就不一样了,全是不认识的人。
天天让他们来收垃圾,万一遇到古人临时工,或者没有办法以当前世界发展水平解释的事儿……那就麻烦了。
简星夏婉拒:“胡大叔,我这里打造的是沉浸式古风农家乐,放个大铁箱在这里有点儿出戏。”
“而且客人进进出出都走这条路,天气热,垃圾堆在这里也不好看。”
胡大想想,也是。
胡名暑假天天在家里看手机,刷短视频,最近就经常看那种什么“古装戏穿帮片段”。
什么古香古色的房子下面挂着空调外机呀!
远景能看到电线杆子。
主演在对戏,后面的群演在玩手机之类的。
的确有点儿不合适。
“那山里的垃圾怎么办?”
简星夏说:“可以用来沤肥,需要处理的垃圾不多。”
为了保障古人临时工们在山庄里的隐蔽性和安全,她只能厚着脸皮让春辉婶把垃圾分类处理一下。
春辉婶早上来了,就先把竹子做的垃圾筐里的塑料瓶子,和易拉罐、纸壳子这样能卖钱的东西,单独捡出来。
筛到下面的果皮果核,和厨余垃圾,都可以用来堆肥。
剩下的一点塑料纸,就不多了,一个垃圾桶就能装满,可以引火,也可以带到村里去倒。
这么一筛之后,其实也没多少,一两个大垃圾袋就装满了。
……
春辉婶在做清洁。
陆阿婶就帮着简星夏准备好了早饭。
今天人少,简星夏也有时间做点儿精细的吃食,就炒了个浇头,如果客人喜欢,可以吃盖浇面。
陆阿婶也跟着吃了一碗面,没待一会儿就下山了。
天亮之后,陆陆续续有客人来,只是不多。
毕竟是周一,比不了周六日,大家都放假。
但是简星夏对这个人流也很满意了——充分证明金门镇的群众不是没有休闲旅游的需求,而是没有能匹配上需求的措施!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要重视!
有前两天的高强度锻炼,今天的十几二十个人,已经算是小意思了。
简星夏就先把林三娘叫来,两人就能应对早上这一拨的客流。
等到准备中午饭的时候,再叫胖婶来。
今天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