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时代与旧时代的连接者 (第1/3页)
闻言,张老陷入沉思,半晌后,摒弃小鬼子的装备选择,给予答案:“一个炮兵师的装备,不是小数目。虽说库存有一批五十年代的德系旧装备,但均需要时间清点、检修,确保能正常使用,并且耐用性不敢保证。”
“另外给总军备部半个月的时间改装生产线,以四十年代的技术,应该也能新造一批德系炮兵师。”
虽说他同意了支援炮兵师的装备,但在陈凡来之前,他和几位最高领导人商讨出来的方案其实跟现在陈凡开口索要的东西,差别还是甚大。
毕竟他们商讨出来的结果,可以说是最有利于抗战时期的对策,但碍于陈凡的特殊性,以及第一次的接触,他没有否定。而是留足了半个月的时间,在生产线上下功夫。
知道什么叫现代高仿的德系炮兵师吗?
这时,陈凡两只手握住,全要道:“张老,我能不能先拿一批能用的德系炮兵师走,等后续产线上的装备下来了,我再跑一趟?反正之前的装备放着也是放着。”
张老言语提供一个思路参考道:“我有个想法要跟你说一说 —— 我们不必把目光只局限在‘炮兵师’上。”
“一个完整的炮兵师虽然战力强,但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炮手和后勤保障,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装备磨合,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战斗力。”
“反观步枪、迫击炮、山炮这类装备,操作相对简单,普通战士们上手快,能更快地投入战场。尤其是迫击炮,轻便灵活,适合在山地游击战中使用。”
“我认为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调配一批旧的德系步枪、迫击炮、重机枪,再搭配一部分旧炮兵装备,优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第二步,等新造的炮兵师装备完成后,再逐步完善重火力配置,同时配置操作手册和基础维护工具,培养第一批炮兵人才。”
说到 “人才”,张老话锋一转,看向陈凡:“还有个重要的事 —— 你得学军事知识,必须懂装备、懂战术;有大局观、长远观;精通战争理论,熟悉 全体系作战要素。”
”啊?“走向社会不久的陈凡听到学习,本能的排斥:“张老,可以不去吗?”
“不行” 张老拒绝的很果断,“即便我不要求你,另一个世界你接触多了,他们也必定会要求你。”
“稍后我会接洽军防大学,明天我亲自带你去报到,给你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