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债_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悲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借债 (第2/3页)

    门在身后“咔哒”一声关上了,隔绝了屋里的暖意和那令人窒息的虚伪。他站在冰冷的楼道里,听着门内隐约传来的、似乎是松了口气的低声交谈,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凉透了。

    他一步一步走下楼梯,手中的水果罐头沉甸甸的,不再是希望的象征,而是他尊严扫地的证明。寒风吹透了他单薄的棉袄,他却感觉不到冷,因为心里已经结了冰。这第一站,就像一盆冰水,将他心中最后一点侥幸的火星,彻底浇灭了。

    厂工会那座红砖小楼,此刻仿佛成了北春机械厂最后一块还能渗出些许暖意的疮疤。然而这暖意,却是一种病态的、混杂着绝望与焦虑的燥热。

    张建设还没走近,就被一阵鼎沸的人声浪潮淹没。小楼门前那片空地,早已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男男女女,大多穿着和他一样洗褪色的工装,像一群被驱赶到狭小礁石上的、惊慌失措的蚂蚁。人们推搡着,叫嚷着,咒骂着,每一张脸上都刻着相似的惶恐与愤怒。空气里弥漫着汗臭、劣质烟草的辛辣,还有一股从人潮深处散发出的、因长期饥饿和紧张而产生的淡淡酸腐气。

    “凭什么不下他?他小舅子是车间主任!”

    “我家五口人就指望我这点工资啊!”

    “工会是干什么吃的?管不管我们死活?!”

    声音嘶哑,带着哭腔,像钝刀子一样割着人的耳膜。几个工会的办事员被围在中间,满头大汗,声音早已喊得沙哑,徒劳地挥舞着手臂试图维持秩序:“大家别挤!一个个来!厂里困难,领导正在想办法……”

    张建设被人流裹挟着,身不由己地往前挪。他的肩膀撞到一个人,那人猛地回头,眼睛赤红,布满血丝,是铸工车间的老孙头。

    “挤什么挤!张建设?”老孙头认出了他,脸上的怒意瞬间化为一种古怪的、带着嘲讽的惊讶,“哟!你这大劳模也来了?怎么也落到这步田地了?不是有特殊任务吗?” 他特意加重了“特殊任务”几个字,嘴角咧开一个难看的笑容。

    张建设喉咙发紧,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只能低下头,避开那目光,像一条滑腻的鱼,艰难地从人缝里往前钻。汗水从他额角渗出,迅速变得冰凉。

    好不容易挤到工会办公室的门口,那扇原本普通的木门,此刻仿佛成了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门槛内外,是两个世界。

    门内,烟雾缭绕。工会副**老马——一个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中年男人,坐在一张堆满材料的旧办公桌后,手里捏着个搪瓷缸,手指被烟熏得焦黄。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薄薄一叠表格和一小沓零钱。他每念一个名字,简单问几句情况,偶尔从那一小沓钱里抽出几张,递过去,同时在本子上划掉一笔。拿到钱的人,脸上也并无喜色,只是更加麻木,攥着那几张可怜的钞票,默默挤出人群。

    “下一个,机加车间,王永福!”老马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一个瘦小的男人挤到桌前,声音带着哭腔:“马**,我老娘瘫在床上,孩子才八岁,媳妇没工作,这……”

    老马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打断他:“知道,都知道。厂里困难,补助金就这么多,僧多粥少,大家要体谅……先给你二十,应应急。”他数出两张十元的纸币,推过去。

    “二十?二十够干啥啊!”王永福几乎要跳起来,声音尖利。

    “就这些了!后面还有多少人等着呢!”老马猛地提高音量,随即又象是耗尽了力气,挥挥手,“下一个!”

    张建设就站在门口,一只脚在门内,一只脚在门外。他能清晰地看到老马脸上那深刻的疲惫与无奈,看到那叠迅速变薄的钞票,看到那些拿到微薄补助后更加绝望的眼神。

    他应该进去的。他家里等米下锅,妻子病弱,女儿年幼,他比很多人更需要这笔钱。他的嘴唇动了动,几乎要喊出“马**”三个字。

    可就在这一刻,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胸前。那枚劳模奖章,不知何时又被他别在了棉袄上,或许是一种下意识的、寻求身份认同的举动。冰凉的金属,在办公室浑浊的灯光下,反射着一点微弱而讽刺的光。

    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站在**台上,接受表彰,台下是雷鸣般的掌声。厂长握着他的手,说“建设同志,你是我们厂的标杆,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他想起了车间主任赵胖子的话:“你是劳模,带个头,体谅一下厂里的难处。”

    “体谅”……这两个字此刻像山一样压着他。

    进去,开口,祈求那区区几十块的补助?和这些曾经仰视他的工友们,挤在一起,为了几张钞票争抢、哭诉?

    他仿佛已经听到了身后的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