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1章余火燎原_风暴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0011章余火燎原 (第3/3页)

    它会很脆弱。

    它可能被截获,被摧毁。

    但正因如此——

    **它无法被彻底消灭**。

    ——

    一个月后,第一台复制服务器完成。

    接收者,是老周。

    他将它装进一个旧木箱,贴上标签:“收音机零件”。

    他坐上火车,前往云南边境。

    在那里,他会将它交给一个缅甸的教师。

    教师会带它回仰光,在一所地下学校运行。

    学校的孩子会学习其中的内容,然后,将数据复制到另一台旧服务器。

    再交给下一个传递者。

    火种,开始以最原始的方式,燎原。

    ——

    “圆桌”很快察觉。

    他们无法追踪“启元-1”的信号——因为它从不联网。

    他们无法查封——因为它只是“收音机零件”。

    他们无法起诉——因为持有者只是“普通市民”。

    他们第一次,面对一个**完全脱离数字世界的威胁**。

    他们派出“清道夫”,但在边境的村落中,他们找不到目标——服务器可能在任何一个人的背包里。

    他们试图封锁边境,但“火种”早已通过徒步、骡马、甚至漂流瓶,渗透进去。

    他们终于明白——

    **他们能控制网络,但控制不了人心。**

    **他们能删除数据,但删除不了记忆。**

    ——

    三个月后,全球多地出现神秘事件。

    在新加坡的图书馆,一本《20世纪科技史》的空白页上,突然浮现文字,讲述“启元智能”被窃案的真相。

    在伦敦的地铁站,一块广告屏在凌晨自动播放“灰隼”的遗言。

    在纽约的大学,一个旧U盘被匿名放入计算机系信箱,里面是“灵析”的原始代码与开发日志。

    没有人知道是谁做的。

    但所有人都知道——

    **“火种”回来了。**

    **以更隐秘、更坚韧的方式。**

    ——

    陆时衍收到一个包裹。

    没有寄件人。

    打开,是一台旧服务器,正是“启元-1”。

    下面压着一张纸条:

    > **“法律是盾。”**

    > **“技术是火。”**

    > **“但真正的力量——”**

    > **“是那些愿意传递火的人。”**

    >

    > **“下一个,交给你。”**

    他看着那台服务器,良久未语。

    然后,他打电话给“律火”团队:

    “准备‘法律火种’2.0。”

    “我要把‘启元-1’的法律模块,全部嵌入。”

    ——

    一年后,苏砚站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

    风雪呼啸。

    她面前,是一队徒步的僧人。他们背着经文,也背着一台用毛毯包裹的旧服务器。

    “交给加德满都的学校。”她轻声说。

    领头的僧人点头:“火会烧下去。”

    她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突然感到一阵疲惫。

    七年的奔逃,七年的战斗,七年的传递——她终于可以休息了。

    她坐下,靠在一块巨石上。

    风雪越来越大。

    她闭上眼。

    恍惚中,她听到父亲的声音:

    > **“砚儿,技术不是目的。”**

    > **“它只是,让人类更像人。”**

    她笑了。

    雪,覆盖了她的身影。

    ——

    五年后,世界已无人记得“苏砚”是谁。

    但“火种”无处不在。

    在非洲的村庄,孩子们用“启明”学习编程;

    在南美的雨林,护林员用“守望”追踪盗猎者;

    在欧洲的法庭,律师用“律火”为被压迫者辩护;

    在亚洲的寺院,僧人用“启元-1”保存被删除的历史。

    技术不再是武器,也不再是工具。

    它成了**一种生存方式**。

    而那个曾点燃火的人——

    她的名字,早已融入风雪。

    她的身影,早已化作星尘。

    她的火,却在无数人手中,继续燃烧。

    **永不熄灭。**

    ——

    **(第十一章 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