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33章 帝札不名多署字——唐顺之(七) (第2/3页)
上面列举了几个简单的行业,并同时解说道,“我们现在感觉最有希望的是这个酿酒的行当,开封府已经同意我们做这个营生,而且,我们已经卖掉了一些,只是口碑和销路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口碑的问题好说,我们这里有另外一个石先生,他是个好酒之人,整个汴京城里都遍布着他的酒友。倒是这销路确实颇成问题。”
石延年的名字,王绛是知道的,这个家伙确实以好酒为名,而且他的朋友当中也有很多与他有着类似的爱好。
有他宣传固然是好的。
但销路问题确实也值得担心。
不过这毕竟是皇帝在背后推动的事情,所以即便是没多大本事,他也要在赵祯面前稍微露一下。
“听先生所说,现在这些酒品就只剩下销路问题了。这其实很简单,我家中就有几个铺子,可以帮助先生代卖。而且,朝中许多大臣其实都在汴京城中置有产业。我与那些人家的衙内舌人,或多或少也有一些交情,让她们出手帮个小忙,应该也是能够做到的。”
“嗯,那倒是好极了。”石景润先是笑了一下,然后又问到,“只是这忙不能白帮,好处费得多少给一些。”
“何必那么客气?”王建赶紧大方起来,虽然他家里的情况也没多少乐观之处可言,但这毕竟是涉及到皇帝的产业,爪子还是不要伸得太长为好。
可石景润却没给他继续表现的机会。
“我知道这代卖酒水的,一般都是私下给他两三分的好处。不过,我们这里却是有些不同的。衙内回去之后,可以将那些朋友的店铺名字都要过来,然后我们给他特许出售职权。凡拥有此权利者,可以在这里用七成的低价进货。其他的供销商就只能九成。”
王绛知道,这只不过是变相的促销罢了。
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因为这里面有一股浓重的穿越者味道,所以他唯恐言多必失,只是点点头,把这件事应了下来。
至于这些酒品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只是继续听石景润介绍其他的产业。
“除了酒水之外,我们还准备经营一间印刷坊。不过我们临时还不准备印刷高质量的书本,只是用新发明的转轮排字架,印一些汴京城里最新发行的邸报。”
所谓的谍报是官府用来传递各种大事小情的通讯载体。
最初的时候只允许朝廷印刷。
但后来,因为民间商人、士子等各个阶层都有了解朝廷大事的想法,因此就有人悄悄的将邸报掏出来卖,甚至干脆自己编纂内容。在外发行。
据说,宋朝的民间邸报,在准确率上可以达到七八成之多。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数字,尤其在那个信息交流不畅的年代。
不过,对于已经成型的民间举报宋朝,官府也是实行管制的。
但印刷这方面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所以,白永安和石景润的想法是先拿别人的报纸来练练手,给他们承办一下印刷业务,等自己的团队熟悉了,然后再去招募一些个底层书生来充当编辑,进而发行自己的报纸。
至于找哪些已经成型的报纸合作,说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