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白衣归乡_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六百三十九章白衣归乡 (第3/3页)

入府之人,非有战事一律不得统兵!

    这两条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防止将领拥兵自重。

    听到张恒的命令后,都督府众人虽然震惊,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反驳,而是乖乖交出了手中的兵权。

    如此,刘备所担心的骄兵悍将刘禅无法驾驭的问题,算是得到了解决。

    至于这道枷锁能持续多久……

    只要朝廷依旧强盛,就没人敢破例。

    如果朝廷衰落,便是这项制度依旧存在,也会被人从其他地方钻到空子。

    至于尚书省那边,就简单多了。

    张恒以丞相的名义下令,今后尚书台成员,皆不得兼任它职,防止权柄过大。

    做完了这两件事情之后,张恒的任务算是彻底完成了。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一切正常运转,未来四十年内,都不可能出现威胁统治的权臣。

    ……

    清晨,张恒从床榻上坐起来,打了个哈欠。

    荀采却早已起了床,见张恒睡醒了,便赶紧拿着衣服走过来,伺候张恒穿衣。

    可张恒看了看荀采手中的朝服,却摇了摇头。

    “不穿这套。”

    荀采一愣,转身又拿出了另一套朝服。

    张恒再度摇了摇头,“也不穿这套。”

    “今日不是朝会嘛,为何不穿朝服?”荀采纳闷道。

    “谁说要上朝了,不去。”张恒笑道。

    “那去哪?”

    张恒笑道:“春光正好,咱们去外出游玩一番。”

    闻言,荀采却忽然捂着嘴笑了起来。

    “我的张大丞相,您平日里都是日理万机,怎么今日却有这么好的兴致?”

    张恒没理会荀采的阴阳怪气,“女荀,将我的衣服拿来,我要自己挑一套。”

    荀采白了张恒一眼,转身吩咐婢女,将张恒的衣服通通抱了过来。

    半晌之后,张恒却挑选了一套纯白的长袍,惊得荀采目瞪口呆。

    她已经不记得,张恒上次穿白衣是多少年前了。

    大概是当年颍川初遇时吧……

    “女荀以为不妥?”张恒笑道。

    “子毅……你今日为要穿这套衣服?”荀采迟疑着问道,强忍着去摸张恒额头的冲动。

    这家伙,不会是烧坏了脑子吧。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张恒傲然道,同时摆出了一个自以为帅气的姿势。

    “如此白衣,与我的气质正好相符。”

    “都多大的人了,还没个正形……赶紧脱下来。”

    张恒自然是不会脱的。

    自出任徐州长史之后,为显稳重,张恒便再也没穿过白衣。

    后来官越做越高,权势越来越大,就更不适合穿了。

    而今日,他却再度穿起了十数年没穿的白衣。

    代表着他即将重归白身,自此再无牵绊。

    “去收拾一番咱们的行囊,待我与陛下说一声,咱们就去远游。”张恒笑道。

    闻言,荀采不禁眨了眨眼睛。

    “真去远游啊!”

    “这是当然,难道为夫还能骗你不成。”

    “去多久?”荀采继续问道。

    张恒笑了,笑得十分洒脱。

    “下半生!”

    ……

    天命四年,四月初七。

    丞相张恒一身白衣入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上表辞官,归居乡里。

    一时间,朝野震惊!

    然而,刘备却大手一挥,直接批准。

    当晚,张恒便带着一家人,出了洛阳。

    正如十数年前,他孤身赶往洛阳一般。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以后的日子,张恒至死都没再踏入洛阳半步。

    四十一年后,一个秋日的午后,张恒在南阳老家与世长辞。

    享年七十三岁!

    时任尚书令的诸葛亮,亲自为恩师拟定了谥号——文襄。

    正所谓: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刚柔相济曰文。

    辟地有德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威德服远曰襄。

    自此之后,世人便将‘文襄’二字当成最高规格的谥号,遂成为历代忠臣追求的极致。

    (全书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