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他要做的比历史上的李世民更好_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

    第400章 他要做的比历史上的李世民更好 (第1/3页)

    鸿胪寺外的积雪没过脚踝,凛冽的寒风卷着雪沫子,刮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疼。

    天才蒙蒙亮,守在门口的小厮还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睡眼,慢悠悠地去开大门。

    门轴“吱呀”一声刚打开,两道黑影突然出现在眼前,小厮吓得一激灵,手里的门闩都差点掉在地上,脱口而出。

    “妈呀,有鬼啊!”

    门外的两人也被这声喊吓了一跳,叽里呱啦说了一串话,小厮一句也听不懂。

    等双方都定了定神,借着晨光看清彼此模样。

    这两人穿着异族服饰,正是前几日来的高句丽和新罗使者,小厮才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原来是二位使者,吓我一跳。”

    他虽认出来人,却也不敢擅自放行,连忙说道:“你们等等啊!”

    不管两人听不听得懂,转身就往寺内跑,去禀报上官。

    高句丽和新罗使者站在寒风里,冻得搓手跺脚,却不敢有半句怨言。

    他们昨夜商议到半夜,终究还是决定答应大唐的条件,如今只想尽快签下盟约,拿到军械,哪里还敢耽误。

    没过多久,小厮便领着一个通译匆匆赶来。

    通译上前询问,才知两人是来同意盟约条款,想尽快签约的。

    “你们要见唐寺卿?可现在还没到上衙时辰,早了足足一个时辰呢。”

    小厮诧异不已。

    这天才刚亮呢!

    “无妨无妨,我们可以等,多久都能等。”

    新罗使者连忙通过通译回话,语气里带着几分谄媚,生怕大唐反悔。

    小厮见他们态度恭敬,也不敢慢待,引着两人去正堂等候,又赶紧去后院禀报唐俭的贴身侍从。

    一个时辰后,天已大亮,唐俭才穿着绯红官袍,慢悠悠地走进鸿胪寺。

    刚到正堂门口,就见高句丽和新罗使者早已等候在门外,两人一见他,立刻快步上前,脸上堆着笑容,通过通译问好。

    唐俭笑呵呵地与他们寒暄了几句,待众人落座,便直接切入正题,端着茶盏问道。

    “二位使者今日来得这么早,莫不是要返回故国了?”

    “不不不,唐寺卿误会了。”

    新罗使者连忙摆手,语气急切。

    “我们愿意接受大唐之前提出的条件,用城池和矿产换军械!只是……只是这军械的价格,能否再降低一些?我新罗实在贫困,还望大唐宽仁。”

    一旁的高句丽使者也连忙点头,跟着附和:“还望唐寺卿通融,我高句丽也愿拿出诚意,只是价格方面,还请大唐多体谅。”

    唐俭放下茶盏,故作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歉意:“二位使者有所不知,这价格和条件,并非本官能做主,而是高阳县子提出的,陛下也已准了。”

    他顿了顿,特意加重语气:“你们别看高阳县子年少,可他深得陛下信赖,所以此事绝无讨价还价的余地,本官若是擅自更改,便是抗旨,担待不起啊。”

    这番话看似客气,实则是明明白白的拒绝。

    这话像一根刺,扎得两位使者心里更疼。

    果然又是温禾!

    他们早就听说,大唐对辽东的态度转变,全是因为这个少年的建议,如今看来,传言竟是真的。

    两人心里把温禾恨得牙痒痒,却只能压着怒火,陪着笑恭维。

    “是是是,是我们唐突了,唐寺卿费心了,高阳县子深谋远虑,是我等浅见了。”

    “二位不必多礼。”

    唐俭摆了摆手,目光扫过两人,语气带着几分催促。

    “若是你们同意条款,今日便可签下盟约,后续军械交接之事,鸿胪寺会尽快与兵部协调,如何?”

    高句丽和新罗使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却还是点了点头。

    事到如今,他们已没有退路,只能答应。

    只是两人虽面露无奈,眼底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得意。

    眼下先用城池换军械,等击退倭国和百济,日后不认账便是!

    大唐若是敢派兵来要城池,他们也不怕。

    当年隋朝数十万大军都没能拿下高句丽,如今大唐刚安定不久,难道还能比隋朝更强?

    唐俭将两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却没点破,当即让人取来早已拟定好的盟约文书。

    双方核对无误后,使者们签下名字、盖下印信。

    不过这只是初定的盟约,要等李世民签了字盖了玺印后,才能算是真正的生效。

    送走使者后,鸿胪寺少卿忧心忡忡地走到唐俭身边。

    “寺卿,这两个使者答应得也太爽快了,只怕其中有诈,日后他们若是反悔,咱们该如何应对?”

    唐俭轻笑一声,语气带着十足的笃定:“他们若是反悔,才好呢,这恰巧给了大唐出兵的理由,到时候师出有名,既能收回城池,还能顺势震慑辽东,何乐而不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更何况,高阳县子这是阳谋,他们拿到军械后,定然会和倭国、百济打得更狠,高句丽绝不会坐视倭国占据新罗,否则高句丽便会两面受敌,而新罗也与倭国有着血海深仇,双方一旦有了支援,只会拼得你死我活。”

    少卿恍然大悟:“寺卿的意思是,让他们互相消耗,大唐坐收渔利?”

    “正是。”

    唐俭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窗外的雪景。

    “他们打得越激烈,实力消耗得越多,对大唐而言,便是越大的好事,日后辽东局势,便会牢牢握在咱们手中。”

    “而且只有辽东乱起来,大唐才能够全心面对北方的威胁。”

    少卿恍然大悟,心中叹服。

    ‘那高阳县子小小年纪,竟然就有如此深谋远虑。’

    “好了,高句丽和新罗这边你派人盯着,另外还有契苾部归降的事情,你去百骑问问。”

    唐俭睨了他一眼,淡淡说道。

    说起契苾部的事情,那少卿忽然想起一件事,对着唐俭说道。

    “启禀寺卿,百骑的人昨日便来过了,说是高阳县子让几个百骑带着陛下的手谕和大量的物资前往灵州了。”

    “什么?”

    唐俭顿时大吃一惊,一双眼睛瞪的斗大。

    好你个温嘉颖啊。

    竟然越过鸿胪寺了!

    “备车,某要入宫!”他气的只咬牙。

    契苾部归降,这即便不是鸿胪寺的功劳,但至少也能让他今年的政绩再涨上几分。

    没想到竟然被百骑抢先了。

    你个百骑,作为陛下的亲卫,不好好守着长安城,去灵州作甚?

    唐俭气冲冲的入了宫。

    但是不久后,他便哭丧着脸出宫了。

    李世民只和他说了一句话。

    “半个月前百骑便去契苾部和契苾何力母子协商了,鸿胪寺这是要抢百骑的功?”

    陛下都这么说,唐俭哪里还敢多说什么。

    上交了高句丽和新罗的盟约后,就这么灰溜溜的出宫了。

    ……

    灵州的冬日,寒风卷着鹅毛大雪,将整座城池裹进一片白茫茫的混沌里。

    城墙之上,积雪已没过脚踝,守城的兵卒们围在临时架起的火盆旁,搓着冻得发僵的双手,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冷风中。

    “这狗娘养的鬼天气,真是越来越冷了!”

    一个年轻士卒缩着脖子,往火盆边凑了凑,语气里满是抱怨。

    他身上的甲胄沾着雪渣,冻得硬邦邦的,稍一动作就发出“咯吱”的声响。

    “可不是嘛!”

    另一个士卒也跟着叹气,吐出的白气在唇边凝成霜花。

    “今年夏日热得能烤死人,入了冬又冷得邪乎,昨夜一场大雪,城里都压垮好几间民房了,不知道多少人要挨冻。”

    一旁坐着个三十出头的老兵,脸上刻着风霜,闻言瞥了两人一眼,哼了一声:“你们俩小子知足吧!今年虽冷,可好歹有羊毛衣穿在甲胄里,暖和不少,换了往年这个时候,早就冻死人了。”

    年轻士卒们闻言,都下意识地摸了摸甲胄内的羊毛衣。

    “说起来,我家婆娘手艺差,织的毛衣歪歪扭扭的。”

    一个士卒故意看向不远处,语气带着调侃。

    “我看张二郎那件,上面还绣了花呢,粉粉嫩嫩的,莫不是他婆娘给绣的?”

    正在擦神臂弩的年轻士兵张二郎闻言,耳朵瞬间红了,手里的布巾都差点掉在地上,讪讪地低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