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能让这些黔首不再愚昧 (第2/3页)
魏征本想再问,见许敬宗递来的眼神,便轻咳一声,不再多言。
先看看情况再说。
几日后,一百二十五名游学士子分成十组,从魏州出发,或北上,或南下,又或者是东去,分散前往河北道各个村落。
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袍,背着简单的行囊和书籍,看上去与普通游学书生别无二致。
……
魏州城外的一个小山村,土坯墙围着的农院里,中年汉子王二虎正拿着锄头翻地,院外突然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在下肖怀真,乃是游学士子,路过贵地,可否讨要一口水喝?”
王二虎愣了愣,放下锄头回头。
院外站着个书生,长袍虽旧却整洁,面容清秀,眼神诚恳,不像是坏人。
他连忙应道:“稍等!”
转身进屋,没多久便领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出来,男孩手里端着个粗瓷碗,碗里盛着井水。
“多谢小郎君。”
肖怀真接过碗,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角笑道。
“痛快!在下从魏州而来,要去沧州游学,多谢农家收留。”
“你是外乡人?”
王二虎打量着他,突然笑道。
“看你这斯文模样,倒和以前村里的老先生像,他以前也总穿着长袍,还教过村里孩子认字呢,可惜两年前走了。”
“哦?此地竟有过先生授课?”
肖怀真眼睛一亮,顺势说道。
“说来也巧,在下便是奉陛下旨意,来河北道游学授课的,专门教村里孩子识字。”
“陛下?”
王二虎瞬间瞪圆了眼睛,手里的锄头都差点掉在地上。
“你说的是大唐皇帝陛下?”
“正是。”
肖怀真从怀中掏出一张盖着官印的路帖,递了过去。
王二虎却讪讪摆手。
“俺不识字,你等着,俺去找里正来!”
说着,扔下锄头就往村头跑,只留下肖怀真和小男孩在院里。
“你真的是来教读书的?”
小男孩仰着脑袋,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笑容。
肖怀真蹲下身,揉了揉他的头。
“是啊,你愿意学吗?”
“阿耶说,读书能当官,当官能吃饱饭,那俺愿意学!”
小男孩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向往。
肖怀真失笑。
他去年科举落榜,若不是应征游学士子,每月能领五贯月俸,恐怕早就饿死在长安城了。
读书未必都能当官,却能让人明事理。
能让这些黔首不再愚昧。
没多久,王二虎就领着里正赶了回来。
里正接过路帖,反复确认上面的官印,又打量了肖怀真半晌,才激动地说道。
“真的是陛下派来的贵人!没想到陛下还记着我们这些小村子!”
“里正客气了。”
肖怀真躬身行礼。
“在下会在此停留一两个月,还望里正帮忙召集村里想识字的孩童,在下定当尽心授课。”
里正连忙扶他起来,连声道。
“应该的!应该的!住处俺来安排,你就住俺家,俺家有干净的厢房!”
王二虎也抢着说。
“住俺家也行!俺家有大炕,暖和!”
他话音落下,就被里正白了一眼。
“二虎,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什么,就你这破屋子哪里可以让肖郎君住下。”
王二虎闻言,不禁讪讪。
肖怀真没能拒绝里正,便跟着他回了家。
一连半个多月,每天鸡鸣后他便在村子的中唯一的井口边上拿着书,给孩童们讲课。
他用树枝当笔,将泥地当做了写板,教授孩子们写字。
倒也不全是孩童,村子里面很多干完农活的人,也会驻足下来。
有时候看着人多了,肖怀真便会特意提高嗓门,好让所有人都能听得见。
日子一天天过去,肖怀真讲课的内容,除了识字,还多了些农桑知识。
比如怎么沤肥能让土地更肥沃,怎么选种能减少病虫害。
村民们听得入迷,对他也越发的尊重起来。
“肖郎君,这些人总围着,耽误你讲课了吧?”
下课后,里正端来温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无妨。”肖怀真接过碗,笑着说。
“读书不分年纪,只要愿意听,谁都可以来。”
“不愧是读书人,胸襟就是宽广,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