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朕的内帑还有别的用处_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410章 朕的内帑还有别的用处 (第3/3页)

速度不可谓不快,更重要的是,他背后代表着博陵崔氏。

    这个位置,可以说是大唐的中流砥柱了。

    再进一步,那便是尚书了。

    主要是在场的人摸不透李世民的意思。

    不知道他愿不愿意让这朝堂的上层再多一个士族。

    李世民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转头看向杜如晦:“克明以为如何?”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可。”杜如晦躬身应道,语气笃定。

    温禾站在一旁,心里暗自腹诽,

    这就是所谓的“房谋杜断”?

    但他很快他便微微的摇了摇头。

    不过是杜如晦猜透了李世民的心思罢了。

    河北士族盘根错节,朝廷不能干预太深,否则易引发反弹。

    之前温禾提议让赵郡李氏牵头,李世民欣然同意;如今房玄龄举荐崔敦礼,拉拢博陵崔氏,正是顺着这个思路,让五姓七望中的两家站在朝廷这边,用士族制衡士族,稳固河北局势。

    ‘头疼啊。’

    温禾揉了揉太阳穴。

    想到这些,温禾就觉得自己脑瓜子疼。

    他今天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河北那边的事情的。

    有百骑的人在暗中行动,还有那些游学士子,还有用李世民的年号做担保。

    粮种推广下去,只是时间问题而来。

    东风已经吹起来了,还怕没有火烧到赤壁?

    而他今天来,是为了来和李世民要钱的。

    “嗯,那便如此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对着中书省官员吩咐道。

    “中书省让吏部核实吴生的履历与崔敦礼的任职资格,尽快下旨。”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顿下来,目光转向温禾,故意带着几分调笑的语气问道:“高阳县伯,你可认同左仆射方才的安排?”

    方才温禾,坏了他的好心情,此刻李世民故意这么问,就是想逗逗他,也算报之前的被他坏了心情的仇。

    可他没料到,温禾还真的摇了摇头,语气认真。

    “启禀陛下,房公所言皆有道理,可臣以为,还有一处关键事宜被遗漏了。”

    “哦?”

    房玄龄捋着花白的胡子,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笑着问道。

    “不知高阳县伯觉得老夫漏了什么?”

    “水利。”

    温禾只吐出两个字,却让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自古以来河北水利都不算好,特别是靠近黄河那一块区域。

    隔三差五便会泛滥一次。

    根据历史记载,唐初便有三十七次水灾。

    这个母亲河,可暴躁的很。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上。

    修水利确实是河北的重中之重,可在场的重臣都清楚,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又是一笔巨额开销。

    之前关内道修水利,虽说是让商人承包,可若不是温禾设计坑”了士族、李世民忽悠了宗室。

    那些水利工程根本修不起来。

    而河北道的豪族与商贾不似关内,想要忽悠他们,只怕不好骗呐。

    “咳咳。”

    窦静见大殿内没人说话,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苦着脸说道。

    “高阳县伯,并非老夫不愿修水利,只是如今国库的钱财,大部分已规划了用途,河北推广贞观稻的粮种、曲辕犁的打造、‘分牛之策’的耕牛采购,哪一样都少不了花钱,实在没有多余的款项再投入水利了。”

    谁让他是民部尚书,管着国库收支,这种话,只能由他来说。

    温禾闻言,没有丝毫意外,反而眼睛一亮,目光灼灼地看向李世民。

    “陛下的内帑……”

    “朕的内帑还有别的用处!”

    李世民不等他说完,就赫然瞪圆了眼睛,语气带着几分警惕。

    这竖子,竟然敢打他内帑的主意!

    他的内帑还要留着对付突厥,自然不可能此刻拿出来。

    何况就算全拿出来,也不够河北道修水利的开销!

    温禾见李世民反应激烈,连忙笑道。

    “陛下莫急,臣并非要动内帑的钱。其实修建水利,花销最大的无非两项,材料和人工,只要能把这两项的成本降下来,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哦?”

    这话一出,大殿内的众人都不由惊异地面向温禾,眼中满是好奇。

    材料和人工是修水利的核心开销,怎么可能轻易降低?

    尤其是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看着温禾的目光,都带着几分灼热。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