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断人财路的大同社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94章,断人财路的大同社 (第2/3页)

    此时的魏忠贤,已然将东林党彻底打倒,权势滔天。便是那大明首辅顾秉谦,也对其阿谀奉承、依附有加。魏忠贤权倾朝野,号称“九千岁”,风头一时无两。

    齐绍光得知潘汝祯这般谄媚魏忠贤的做法后,顿时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于是,在六月之时,他赶忙在米脂县外的九龙山,命工匠督造魏忠贤的生祠。

    然而,这世上想要攀附权贵、谋求进步的官员实在太多了。齐绍光这才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如过江之鲫。

    不止他在效仿潘汝贞,各地官僚纷纷跟风而动。就他所知,眼下已有七八处生祠破土动工。这股为魏忠贤建生祠的风潮,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至整个大明王朝。

    这可把齐绍光急坏了,他心里明白,若是不能在这事儿上拔得头筹,那他这番苦心可就全成了无用功。毕竟所有人都建生祠,那这生祠也就没了稀罕劲儿,跟没建又有何分别?想到此处,他不禁连连摇头,满心忧虑。

    其他的地方官员最多不能进步,但他却是小命不保。

    县衙里藏不住秘密,大同社要把整个米脂秋税包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县衙。

    县衙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沉闷。留在这里的捕快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个声响引起三班六房曹原捕头等人的不满。

    原来,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大同社要包税。

    大同社的一系列举措,如同利刃般,毫不留情地剥夺了他们手中的权力,顺带将权力附带的丰厚利益也砍去了一大半。

    就拿收秋粮这件事来说,以往农户挑着麦子来入仓,那可是三班捕快和六房曹吏们捞取外快的好时机。

    他们会通过“淋尖踢斛”这种手段,肆意盘剥农户。所谓“淋尖踢斛”,就是在农户交粮时,故意将斛(一种量器)装得满满的,然后用力踢上一脚,让斛里的粮食再冒尖一些,多出来的部分就成了他们的额外收入。可如今,大同社横插一脚,这种来钱的门道彻底没了。

    快班捕头张光气得满脸通红,狠狠地将手中的茶杯摔在桌上,大声抱怨道:“大同社这是想干什么?是想要把我们的饭碗都给砸个稀巴烂!”

    他越说越激动,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县尊为了自己的仕途,对我们的死活全然不顾。如今这税少了差不多一半,我们一大家子人可怎么活?”

    张光想到自己如今的收入,更是痛心疾首。今年到现在他的收入还不到 200两,仅仅只有往年的三成多一点。

    曾经,在米脂县这片土地上,张光可是威风八面。那些帮派混子想要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就必须得给他上供。市集的税金,那就是他的私人小金库,源源不断地为他输送着财富。

    百姓之间不管是闹家产纠纷,还是土地争夺等各类案件,都得乖乖贿赂他。而他呢,也“公平”得很,完全按照原告被告上供钱财的多少来“审判”案件,谁给的钱多,谁就能在公堂上占据上风。

    然而,大同社的出现,如同一场无情的风暴,将他的这一切都吹散了。

    万马堂野狼帮被大同社一举消灭时,张光起初并未太过在意。在他心里,米脂的帮派分子就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灭了一批,很快就会有新的帮派来给他送钱。

    果不其然,万马堂与野狼帮刚被剿灭没多久,一个自称白虎堂的帮主就找上门来。

    这白虎堂帮主满脸堆笑,恭敬地表示想要在米脂县讨口饭吃,愿意每年给张光上供 100两银子。张光一听,心里暗自得意,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可谁能想到,第二天,这白虎堂帮主就因为在西市收保护费,被大同社的人抓了个正着。大同社的人毫不留情,将白虎堂帮主打得头破血流,连同他的 7个手下,一起被押送到煤矿去挖矿了。

    从那之后,大同社顺理成章地接过了米脂东西两市的管理大权。其实,对于张光来说,谁管理这两市并不重要,只要有人给他上供钱财,他根本不会在意。可大同社的人却完全不按常理出牌,除了正常缴纳商税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