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断人财路的大同社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94章,断人财路的大同社 (第3/3页)

,一分多余的钱都不肯给。

    每次张光想多要点钱,李文兵就会拿着一本大明律,义正言辞地说朝廷规定的税收就是这些,多要那就是贪腐之举,而且还威胁要在大同报上曝光他的贪腐之事。张光投鼠忌器,根本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就这样,帮派的上供彻底没了。

    更让张光气愤不已的是,大同社虽然不再收保护费,却换了个名头收管理费。他们还装模作样地雇了一群老弱病残在米脂打扫卫生、处理垃圾,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为百姓做好事,实际上在张光眼里,这就是在惺惺作态。

    这些大同社的读书人,在张光看来就是彻头彻尾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可偏偏因为他们读书人的身份,即便收着所谓的“管理费”,竟然还能得到米脂上下的交口称赞,这让张光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而现在,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以往米脂的百姓有了矛盾纠纷,虽然知道“官字两个口,有理没钱莫进来”,但实在没办法了,还是会硬着头皮进县衙告状。可如今,他们有了新的选择——大同报馆。

    平日里,百姓家里要是婆媳闹矛盾了,就会跑到大同社,请大同社的编辑们帮忙评评理。这些编辑们也不含糊,摆事实讲道理,一番调解下来,双方即便矛盾没有完全化解,至少也能缓和不少。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完全不花钱。

    到了后来,事情愈发离谱。争家产、争土地这种复杂的纠纷,甚至打架斗殴、杀人等刑事案件,百姓们也都不再找县衙,而是直接跑到大同报馆,求他们主持公道。

    李文兵他们还真就把这事儿揽了下来。遇到普通的邻里矛盾,编辑们就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要是钱财上的纠纷,李文斌就会搬出一大本大明律,当着周围百姓的面,严格按照大明律作出判决。这样公正透明的判决,让双方都心服口服。

    至于刑事案件,李文斌则会调动护卫队,想尽办法抓住犯罪分子。对于那些犯了死罪的,直接在公开场合吊死,以儆效尤;余下罪行轻重不同的犯罪分子,则统统被发配到煤矿去挖煤炭。

    这样一来,米脂的百姓自然是乐意看到的。毕竟煤炭的价格只有柴火的三分之一,大量的罪犯被送去挖煤,使得煤炭产量增加,价格更加亲民,为当地百姓省下了好大一笔燃料开支费用。

    但大同社的这些做法,却实实在在地把米脂县衙上下捞取外快的路全部斩断了。

    如今,就连秋收这么重要的事务都被大同社包揽了,在张光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点活路都不打算给他们留。

    壮班捕头马铭听闻这些,冷笑着说道:“司马昭之心一样,路人皆知了,米脂谁不知道大同社想造反。”

    皂班捕头高炼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劝道:“此事可不能乱说。

    他心里清楚,要是没实力造反的人说这话,也就是过过嘴瘾,但大同社可不是一般的势力,他们是真有实力造反。要是真把大同社逼反了,到时候倒霉的只能是他们这些捕快。

    张光却不以为然,冷笑道:“兄长,我们都快被大同社的人逼到绝路了,还有什么可顾虑的。贺人俊邀请我们今晚去聚福楼商议对付徐晨,兄长你们去不去?”

    马铭微微沉吟,随后说道:“看来这些大族也忍不了大同社了,终于要动手了。不过现在才行动,是不是有点晚了?大同社都已经把我们的腿打折了,现在才想起来对付他们。”

    大同社大半年来清理了十几股土匪,其中大部分土匪都和当地的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说贺彪,那干脆就是贺家人,之前还装模作样地说已经断绝了关系。

    可半年前,大同社的人直接带着贺彪的人头来到县衙,当时贺家人的脸色,那叫一个难看。马铭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好笑。

    张光再次催促道:“两位兄长到底去不去?”

    高炼和马铭对视一眼,两人思索片刻后,齐声说道:“去!”

    他们知道,想要对付大同社,光靠他们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借助这些大族的力量,若不尝试改变现状,恐怕往后的日子会更加艰难。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