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粮食危机与灾害连连的关中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131章,粮食危机与灾害连连的关中 (第3/3页)

食,只能由我们的人来收购,而后把这些粮食全部详细统计出来。”

    “第三,粮食只能进不能出,同时全面鼓励外来的商队运粮食过来。比如他们运粮食过来不仅不收税,甚至还能减免部分货物的税负。而且我们的驿站要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服务。”

    “我目前想到的就是这几点,你们二人召集一些社员商议,继续完善。粮食对我们的事业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精确控制到每升。”

    刘永听后,不禁挠挠头。徐晨说的这几条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尤其是要给整个米脂 61万人制定精确的户籍和粮本制度,这个任务量比以前的均田工作要大 10倍都不止。

    毕竟均田只要把 1块 50亩的土地分给一户人就可以了,现在却要详细了解 60多万人的信息,想想就知道工作量大得让人咋舌。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制度确实是他们控制粮食消耗的最佳方法。

    徐晨似乎看出了刘永的担忧,又接着说道:“你们回去之后,建立一个大型的孵化厂,尽量让本地的农户多养鸡鸭鹅等家禽。”

    “啊!”李文兵和刘永两人一脸愕然,这都旱灾闹得这么严重了,还要花费粮食去养家禽,先生这是打算做什么呢?

    徐晨指了指地面上跳来跳去的草蜢,解释道:“今年这些草蜢的繁殖量异常多。常言道,久旱必蝗。我担心今年会闹蝗灾。而鸡鸭鹅就是这些蝗虫的天然克星。现在大规模养殖鸡鸭鹅,能够防患于未然。”

    “蝗灾!”两人听闻,一阵惊恐。他们虽然年轻,但已经经历过两次蝗灾,每一次蝗灾过后,都是饿殍遍地,景象惨不忍睹。

    徐晨继续说道:“对了,米脂有大量的家禽,可以从米脂调拨,你们通知其他县的社员,每个县必须要弄一个大型家禽养殖场,每村每户的人都必须要养鸡鸭鹅,哪怕我们免费出家禽苗,也要鼓励百姓养殖家禽。

    还有,现在开始就要发动大家捕捉蝗虫,发布通告告诉大家两斤蝗虫换一斤麦子。现在每多抓一只蝗虫,未来就可能少成百上千只蝗虫,而且蝗虫也可以打成粉,做成饲料来喂养家禽。”

    “遵命!”两人应道,随后离开了张家滩。路上他们整个人都处于惶恐当中。李文兵望着如火的骄阳,不禁叹息道:“我陕北真是多灾多难呐……”

    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4月 25日。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天空,整个天空都是一片蓝色,仿佛一块,仿佛是一块漂亮的玉石。

    陕西巡抚岳和声穿着官服。立于城楼之下。他微微眯起双眼,眼角扫过城下那些零星蜷缩着的流民。这些流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岳和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这些流民的现状,今年的流明又增多了,眼前的景象不过是整个陕西局势的一个小小缩影罢了。

    远处的黄土官道上,突然扬起一片烟尘。岳和声心中一动,知道是三边总督杨鹤的朱漆马车与延绥巡抚张梦鲸的青幔轿队正缓缓驶近。

    他连忙整了整衣冠,抖擞精神,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声音洪亮道:“下官陕西巡抚岳和声,恭迎总督大人!”

    杨鹤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姿虽略显疲惫,但仍不失威严。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温和地说道:“之律兄不必多礼,本督此次前来,身负巡视三边军务之重任,诸多事宜,还要仰仗你多多协助啊。”

    此时,青幔轿队也停了下来,延绥巡抚张梦鲸从轿中缓缓走出。他看上去满脸疲惫,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66岁的年纪,再加上这一路长途跋涉的颠簸,让他的脚步都有些虚浮。

    他顾不上整理衣衫,急切地问道:“延绥镇的情况怎么样了?大同贼寇有没有继续扩大?”

    岳和声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他先是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着用词,然后缓缓说道:“大同贼寇目前并没有继续扩大势力,他们在占据延安府之后就停下了脚步,他们不仅没有进一步侵扰周边郡县,甚至还开始大范围地接纳流民。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据下官所知,他们接收的流民数量已经超过 10万之多。而陕西其他郡县,目前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倒是要感谢这些贼寇吸纳了这么多流民,缓解了一些地方的压力。”

    杨鹤听闻此言,轻轻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随后笑道:“这对朝廷来说,倒也算是个好消息。如此看来,这股贼寇并非是那种穷凶极恶、蓄意谋反之人,他们大抵是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走上这条造反之路。或许,还有可以招安的余地。”

    岳和声却没有杨鹤这般乐观,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面色凝重道:“总督大人,下官还有个坏消息要向您禀明。今年自春耕以来,整个关中地区已经有两个月未曾下雨了。如今地里的庄稼都已开始泛黄枯萎,照目前这情况来看,一场大旱恐怕是在所难免了。关中百姓们本就生活困苦,若是再遭遇大旱,收成必然无望。可朝廷如今还在征收辽饷,若是继续如此,大同社这样的造反势力将会越来越多,下官实在不敢想象,整个关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啊!”

    杨鹤听了这话,脸色也渐渐变得阴沉起来。他知岳和声所言绝非危言耸听,大旱一旦来临,粮食欠收,百姓生活陷入绝境,活不下去的百姓为了生存什么都敢干。

    而此时,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国库空虚,又要应对辽东战事,实在是难以拿出有效的应对之策。他望着远方那片干裂的土地,心中沉甸甸的,仿佛压上了一块巨石,久久无法释怀。

    张梦鲸也一脸忧虑地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这可如何是好……”三人站在城楼下,望着眼前这片萧瑟的景象,各自陷入了沉思,气氛愈发凝重起来。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