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抢手的战争债券与崇祯的催促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184章,抢手的战争债券与崇祯的催促 (第2/3页)

些手里稍微有点积蓄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里。

    在延安府,底层的工匠和农户们收入并不高,每日辛苦劳作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但中高级的技术工匠就不一样了,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手艺,收入也颇为可观。

    那些小作坊主们,生意还算不错,手中积攒的钱财更是不少,他们是延安府的富裕人群。

    还有那些小商小贩,他们虽然辛苦,但也能积攒下一些钱财,经营的好的人,收入甚至超过了中高级的工匠。对于他们来说,购买战争债券既能在战争胜利后获得一笔丰厚的利息收入,又能表达对都督府的支持,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面对这汹涌而来的人群,交易所的伙计们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悠闲地站在一旁了。

    他们纷纷从后台走了出来,扯着嗓子维持秩序。一个年轻的伙计涨红了脸,大声吼道:“所有人都排好队,没排队的不准购买战争债券!”那声音在嘈杂的人群中显得有些微弱,但大家还是渐渐开始排起了队。

    股票交易所的主管吕俊峰也站在高处,大声喊道:“大家放心,这次发行了300万两的战争债券,足够大家购买的!”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让原本有些躁动的人群稍微安定了一些。

    在柜台的后方,几个伙计正吃力地抬着好几箱新印制的战争债券。这些债券的形制和宝钞很像,有1两面额的,票面设计及其繁复,从纸张到油墨都是大同社的独门绝技,还有许多的防伪措施都用上。

    债券有适合那些积蓄不多的小百姓,一两面额,10两面额的都有。

    还有50两面额和100两面额的,纸张更加厚实,图案也更加精致,适合那些有钱人。

    战争债券的利息是3分,也就是说,只要大同军胜利占据关中,购买者就可以获得本金加3成的利息。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面容粗糙的汉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穿着一件破旧但洗得干净的粗布衣服,手里紧紧攥着一堆粮票,大声说道:“俺要买30两战争债券,支持都督!”他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陕北口音,充满了豪迈。

    然而,伙计并没有马上接过他手中的粮票。他一脸严肃地说道:“这位大哥,战争债券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债券。要是我军胜了,您可以赚三成的利息;但要是败了,那可就一无所有了。所以购买债券要量力而为啊。”

    汉子咧开嘴,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笑道:“俺也跟明军交过手,那就是一群叫花子兵,哪里是都督的对手。你放心,即便真要是都督败了,俺也认了。”

    旁边一个年轻人听了,立刻啐了一口,说道:“呸!都督怎么可能会败?这天下能打败都督的人还没有出生呢。”

    汉子听了,连忙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赶紧道歉:“说的对,是俺失言了。”

    伙计接过他手中的粮票,快速地清点出30两战争债券,递给了汉子。汉子小心翼翼地接过债券,藏好而后高兴的离开这里。

    因为人实在太多,吕俊峰当机立断,一下子开了10个窗口。顿时,股票交易所内出现了10条长长的队伍,就像10条巨龙在缓缓移动。

    大家都急切地把手中积攒了许久的粮票递了出去,换来了一张张战争债券。拿到债券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喜悦,仿佛已经看到了战争胜利后那丰厚的回报,然后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在人群的一角,韦祁、韦富和杜轩三人站在那里,看着眼前这热闹非凡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韦祁瞪大了眼睛,说道:“真没想到,延安百姓竟然如此富裕。你看这一大群人,拿出几十上百两银子,说拿就能拿出来,延安府百姓的日子过得可比咱们想象的要好啊。”

    韦富嘲讽道:“大同军要败了,他们哭都哭不出来。”

    杜轩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但大同军从来没有败过,他们比女真人都要凶猛。辽东的女真人那么厉害,但也小败过几场。但大同军却是屡战屡胜,一次都没有失败过,这些人当然盲目相信大同军。”

    他们三人所属的家族最大的财富就是土地。几百年来,他们在关中本土盘根错节,与朝廷官员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关系网络就像他们家族的根基,保证了家族的富裕和繁荣。一旦大同社攻占了关中,这些根基就会被彻底刨断。

    但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他们都不愿意大同军攻占关中。可他们虽然有办法和朝廷拉扯,但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大同社,这就是关中大足的无奈。

    啥!为什么不支持朝廷?

    他们就是朝廷的一份子,更知道朝廷已经腐败成什么样了。支持朝廷抵抗大同军,那简直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韦祁问道:“这仗真要打起来,你是相信朝廷会胜,还是大同军会胜?”

    韦富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这一路上遇到的大同军。那些守关卡的士兵,个个精神抖擞,廉洁奉公,不会收受贿赂;遇到的士兵也都纪律严明,不会骚扰百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严整整齐,透着一股强大的组织力。过了好一会儿,他无奈地说道:“我相信大同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