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抢手的战争债券与崇祯的催促 (第3/3页)
韦祁点了点头,说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现在要和大同社拉好关系,为家族将来铺路。”说完,他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购买战争债券的行列当中。而且,他还调动了家族的资源,购买了1万两的战争债券。
当田然这些本土作坊主们发现自己能购买的战争债券比想象的要少得多,经过一番查询,他们得知宁夏镇的将门和关中的大户也大量购买了战争债券,光他们购买的就超过了百万两。田然气得满脸通红,大声骂道:“明奸!跟我们争夺财富,太可恶了!”但骂归骂,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机会被别人抢走。
崇祯二年(1629年)9月 19日。关中,长安城,三边总督府。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承天命,御极临朝,夙夜忧勤,唯以安民戡乱为念。三边重镇,拱卫神京,尔岳和声膺此重任,朕寄厚望,托以剿匪安疆之责。然尔自受命以来,玩忽职守,剿抚无方,以致流寇猖獗,荼毒生灵,边陲糜烂,民怨沸腾!
~~~~~~
朕心实为震怒!若再迁延推诿,养寇自重,国法岂能姑息?今特申饬:尔当涤虑洗心,整饬军务,限半年内荡平匪患,擒斩渠魁。若仍前怠慢,致贼势蔓延,朕必遣缇骑逮问,削职问罪,决不宽贷!钦哉!”
身着华丽服饰、脸上带着尖酸神情的宣旨太监,正阴阳怪气地对着岳和声说道:“岳都堂,天子的耐心可是有限的,您好自为之吧。”那声音拖得老长,尾音还带着一丝刻意的上扬,仿佛是在警告,又像是在嘲讽。
岳和声微微一怔,随即苦笑着拱手道:“有劳公公远道而来宣旨。”
他的笑容中带着几分无奈和疲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而后,他使了个眼色,手下之人赶忙捧着托盘走上前来,托盘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100两银子,恭敬地递给宣旨的公公。旁边的锦衣卫缇骑也按照品级,各自收到了几十两银子。那太监接过银子,用手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嘴里嘟囔着:“岳都堂还算识趣。”说罢,便带着一行人趾高气扬地离开了。
等宣旨的太监离开之后,三边总督府的官员们和巡抚的官吏们,一个个都愁眉苦脸,不知该如何是好。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写满了焦虑。
一位年轻的官员忍不住说道:“陛下的圣旨这算是白下了,人家都快打上门了。”
众人一阵唉声叹气,大同社已经正大光明的说要打他们了,还发行300万两战争债券,据说这几天时间就快卖光了。
而他们呢想多征收一点军粮都弄不下去,这仗怎么打?
即便不说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光这钱粮上的差距就比不了啊。
这段时间以来,关中动荡不已。重民社四处奔走宣传,声称要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而且每亩地要征收三成税。这个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整个关中地区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纷纷,百姓们忧心忡忡,大户们更是怒不可遏。
岳和声则召集关中的大户们商议。说可以退一步,只收点水利费和剿饷,一亩地就多收五升粮。只要关中的旱灾结束,贼寇平定,这两个税就会立刻废除。
然而关中的大户们却并不买账。
你岳和声这是把我们看成是傻子吗?
玩的什么为了开窗,掀翻房顶的游戏,当我们看不出来?
这么多年来,我们只看到过朝廷加税,哪看到过朝廷减税?
原本关中定额的税收是200万石粮食,现在被你增加到三百万以上。关中这两年连着遭遇百年一遇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都快吃不上饭了,你不但没有帮关中的父老减税,还加了一半的税,让我们怎么相信你。
所以岳和声的新税政策遭到了关中大户的全面抵抗。
在这种情况下,刘南卿带领重民社的人决定在西安府强制征缴税负,想要以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税政策。
但这些大族们可不是好惹的,他们想出了一个无赖的办法。他们挑动那些拥有几百上千亩土地的中小地主去和重民社斗。
当重民社的人敢去强制征收税负时,他们就让家族的老太太们,光天化日之下在村口的大树下,系上一根绳子准备上吊。
有一次,重民社的几个年轻人来到一个小村庄征收赋税。刚走进村子,就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到村口的大树下,把绳子系在树枝上,哭天抢地地喊道:“你们这是要逼死我们啊,这税我们交不起啊!”
重民社的人顿时傻眼了,不知所措。他们不敢强行征收赋税。就这样,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重民社的征缴行动都只能被迫中止。
更糟糕的是,强制征税到现在,已经有三位老妇上吊死了。这一消息就像野火一样,迅速在整个关中地区蔓延开来,引起了轩然大波。
重民社遭受到了整个关中上上下下的口诛笔伐,人们纷纷指责他们是酷吏,是朝廷的帮凶。刘南卿更是成为了整个关中最奸诈阴险的酷吏,走到哪里都被人指指点点。面对这种无赖手段,岳和声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