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明争暗斗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185章,明争暗斗 (第3/3页)

代价杀干净他们。”

    “对呀,我等甚至不用动手,只要想办法把重民报和大同报的内容想办法递给小皇帝,小皇帝自然会为我等除掉这个后患。”

    听完这个计划,所有人都兴奋起来,觉得这个计划很有可行性。天子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只要他们稍微说几句狠话,说不定他就会恐慌,然后下达命令屠杀整个重民社,到时候这事情就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韦文明皱着眉头,思索良久后说道:“但我还有一个问题,重民社可以借朝廷的手除去,但大同社怎么办?从韦祁他们传来的消息来看,大同社更加棘手。要是我们因为围剿重民社,放大同社入关中,我们的田地、财产只怕都保不住了。”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一片寂静。这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内有重民社,外有大同社,这两个组织对他们都不友好,而他们似乎只有二选一的艰难道路。关键这两条路都不想选。

    重民社他们有办法解决,但大同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们的手段根本施展不开,甚至想调动朝廷的军队,灭了他们也非常艰难,要是大同军那么好打的话,岳和声也不会感到那么为难。

    高尧想了想道:“一个一个解决,先解决重民社,大同社强大了,朝廷自然会增加兵力来镇压他们,三边总督打不过大同社,难道5镇总督还打不过他们,他们才不过几万叛逆,朝廷却有百万大军,大同军能扛得住朝廷的一波进攻,但能扛得住朝廷连绵不断的进攻?他们迟早会败的。”

    好吧,其他大族族长想了一想,发现想灭了大同社,除了依靠朝廷就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崇祯二年(1629年)9月 25日。

    肤施县的大同都督府内,气氛有些凝重。朱屠夫满脸悲戚,跪在徐晨面前,声泪俱下地说道:“还请徐大当家,救救义军兄弟,唇亡齿寒,我等被朝廷剿灭了,下一个只怕会轮到大同军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绝望。

    徐晨站在山西行省的地图前,眉头紧锁,仔细地研究着局势。听到朱屠夫的话,他缓缓开口问道:“你们退到什么地方了,还有多少人?”

    朱屠夫连忙回答道:“永宁州,现在大哥身边只有不到上万兄弟了,朝廷的官兵却有 7 - 8万精锐左右。”

    张献忠皱着眉头说道:“我军隔着一个黄河不好支援。”

    其实,还有一点他没有说出口,这几个月来,大同军制定的战略是向宁夏镇和关中两个方向发展,对于山西行省方向还是以防御为主。要是进攻山西行省,那就变成三面出击了,这样很容易主次不分,导致大同军在三个方向都无功而返。

    贺六看着地图,思索片刻后说道:“要不,某带领大军渡过黄河占据军渡,去接应张三兄弟,而且此时在山西占据一个据点,也有利于我军下一步对山西的攻略。”

    徐晨想了想,慎重地说道:“你去接应一下,事不可为则马上返回,以保证自己安全为主。”

    “遵命!”贺六响亮地回答道,然后转身准备去安排行动。

    崇祯二年(1629年)9月 27日。

    山西行省的永宁城。在明军不计伤亡的疯狂进攻下,加上义军当中有叛徒出卖。城池终于还是被攻破了。

    义军首领常二等人英勇战死沙场,张三不幸被俘虏。一万义军伤亡过半,其余的也被俘虏,还有永宁州本地青壮以及跟随义军的几万老弱妇孺一起被抓,加上之前抓的俘虏,总计有十万人。

    永宁城县衙,山西行省的文武大员汇聚于此,随着张三这股最大的叛逆被剿灭,整个山西省的叛逆终于平定,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山西巡抚耿如杞看着落魄的张三,冷笑着说道:“就是你这个贼寇霍乱两省。”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轻蔑和嘲讽。

    张三知道自己的下场不会太好,但他还是嘲讽道:“没办法,谁叫你们这些老爷不肯给俺们这些穷人一条活路,俺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求活,头断不过是个碗口大的疤,18年后老子回来接着造你们反,你好好活着,给老子等着。”

    山西总兵张鸿功怒道:“死不悔改,活不下去你们就想造反,可见你们本心就是一群贼寇,只是这场灾害让你们本性暴露了。来人,把他的嘴堵上,把这些人押下去。”

    当即就有两个士兵走上前来,用一块破布堵住了张三的嘴,然后把他带了下去。

    而后,山西巡抚耿如杞脸色为难地说道:“现在山西还有十万俘虏,各位有何方法安置这些人。”

    他虽然这样说,但眼神却看向贺函的方向。其他山西的文武大员也纷纷将目光投向贺函,他们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这些俘虏是一个大麻烦,他们本来就是叛逆,放肯定是不能放的。但收留也不好办,这场叛乱把整个山西行省打得烽火遍地,没有十年之功都难以恢复元气。现在军饷、粮草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钱来安置这 10万的叛逆。

    他们想来想去,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些叛逆都杀光,这样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然而文官沾上杀戮的名声就不好了,以后不管是升官还是对本人的名声都是一个巨大的坏影响。

    而太原镇将门他们是本地人,哪怕这些人是叛逆,但也是乡里乡亲的,要是他们杀戮本地乡亲,就要做好几十年内被乡亲戳脊梁骨的打算了。所以,他们发现这个黑锅最好交给贺函来背。

    贺函自然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他冷哼一声,心想自己是客军,凭什么要让他背这个黑锅,他贺函又不是傻子。于是,他干脆双目一闭,开始闭目养神。

    这一下现场的气氛顿时尴尬起来。因为贺函为人傲气,加上立下的军功又太高,还不是本地人,山西省的文武大员都有点排挤他,现在想找一个人说上话的人都找不到。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