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搭建蒸汽产业链与女真人的改变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243章,搭建蒸汽产业链与女真人的改变 (第2/3页)

那么多,他们兴奋地尖叫着,立刻将这个奇怪的东西团团围住,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有的孩子还伸手去触摸那冰冷的铁壁。

    “去去去,不要影响大人做事。”土根是当地的一个负责人,他一边挥手驱赶着四周的小孩,一边笑着对那三个跟着机器一同前来的技术人员说道,“可算是把你们的机器盼来了。据说这玩意儿能抵得上几十辆风车呢,俺们农场现在正处于春耕时节,急需大量的河水来灌溉田地。”

    学徒侯勇憨厚地笑了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说道:“俺们在附近的农庄已经安装了十几台这样的机器了。只要有足够的煤炭,它抽水的效率比普通的风车要强上 10倍呢。”

    说着,他指着蒸汽机下面的轮子,继续介绍道,“关键是这玩意儿带轮子,可以沿着河道移动,灌溉效率更高。风车就不行了,一旦在那里树立起来,就只能待在那里一动不动。”

    土根激动得眼睛发亮,连忙问道:“花多久时间能用起来啊?俺们都等不及了。”

    侯勇自信满满地回答道:“只要你们准备好了竹管,现在就可以开始抽水了。”

    土根拍了拍胸脯,说道:“竹管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这机器大显身手呢。”

    随后,在这三个学徒的带领下,三台蒸汽机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相隔一里的河岸上。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最大效率地利用这三台蒸汽机来灌溉田地。

    到了地方之后,侯勇熟练地把蒸汽机固定住,然后找来一些稻草,小心引燃木材,接着再把煤炭添加上去。这种老式的蒸汽机,启动的时间相对要久一些。大家只看到这个铁塔一样的家伙开始冒烟,但却没怎么动,不免有些着急。

    随着炉火越来越旺盛,锅炉里面的水开始被烧得沸腾起来。沸腾的蒸汽开始缓慢地驱动着气缸。

    “嘟嘟嘟!”的声音开始从蒸汽机当中传出来,这声音在寂静的河岸上显得格外响亮,让四周的村民们都愣住了,他们从未听过这样奇特的声音。

    随着气缸的转动,轴流泵也开始旋转起来,水开始从主管当中冒了出来。最开始只是涓涓细流,让所有人都有点失望,但很快水流越来越大,很快水渠就如同一条小河一般,源源不断地把水运输水渠当中,通过水渠流向更远更广的田地当中。

    “好!有了这机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干旱了。”土根兴奋地大声叫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其他来看热闹的农户也纷纷拍手叫好,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惊喜和期待。灌溉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尤其是这几年关中地区干旱严重,农户们一半的精力都花在挑水灌溉上了。有了这机器,他们终于可以轻松许多了。

    土根激动地说道:“三台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农场的需求,某再定 10台。”

    虽然一台蒸汽机加上轴流泵要 550两银子,价格不算便宜,但都督府补贴七成,算下来他们只需要支付 165两银子,这就很划算了,加起来也不过2000两银子,他们拿得起。

    农场原本有 10座大型的风车,每座造价高达 300两银子。这种风车灌溉效率也比较高,通过水渠,每座风车能灌溉上百亩的田地,而且平时还可以当作磨坊,用来研磨面粉、薯粉等农作物,所以虽然造价高昂,但对农场来说也是非常划算的。

    不过,有了蒸汽机之后,土根对大型的风车就有些看不上眼了。这蒸汽机抽水效率比风车高太多,以后风车就专门用来磨面粉好了。

    土根想了想道:“这机器能不能磨面?”

    周勇一愣,但马上说道:“只要设计一个专门的传动机构,蒸汽机是可以磨面的,风车,水车能做的事情他通通能做。”

    土根道:“那就麻烦同志帮我们也弄几套研磨的机械,这样我们也不用多建的风车了。”

    “好!”

    蒸汽机作坊生产的第一批蒸汽抽水机,几乎都被大同社的农场订购了。这些农场成为了一个个传播的源头,农户们只要看到这机器的抽水量,就没有不喜欢的。

    即便价格相对较高,但有都督府的补贴,这么大的便宜不占,那不是傻子吗?

    160多两银子虽然对于单个农户来说也不算少,但对于一个村子来说,还是能够承担得起的,更不要说都督府还说了可以用秋收的粮食来抵钱,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买了!

    于是蒸汽抽水机开始在整个关中供不应求,到处都是购买的请求,订单直接排到了一年后。

    看到如此火爆的订单需求,徐晨也只能加快产业链的整合。他督促下属的作坊,不断提升产能和良品率,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

    其实,抽水机只不过是蒸汽机应用中最微小的一方面。它真正的价值在于可以为纺纱车、纺织机提供动力,还能用于制造火车,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

    不过现阶段,大家还没有发现这些需求,徐晨也不会主动提及,因为对关中来说,多一架蒸汽纺织机,少一架蒸汽纺织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如果少一台抽水机,可能就要饿死好几个人了。现阶段,他只能全力满足关中地区的灌溉需求,让更多的农田得到滋润,让百姓们的生活更加安稳。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3月 13日,辽东的沈阳依旧被寒冷笼罩着。

    然而,在枪炮作坊内,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众多的火炉熊熊燃烧着,散发出滚滚热浪,让此地变得异常炎热。

    作坊里,铁匠们都穿着短衫,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后背。他们正卖力地工作着,用铁片在铁管上精心地打成枪管的形状。

    每一下锤击都充满了力量,火星四溅。枪管成型之后,他们又熟练地安装枪托、火药锅、铁条、刺刀等零部件,而后一杆杆重型火枪被组建出来。整个作坊里,只听见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铁匠们粗重的呼吸声。

    皇太极身着常服,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走进了枪炮作坊。

    他看着这忙碌的场景,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