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米粥攻势与最后的忠义之士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277章,米粥攻势与最后的忠义之士 (第2/3页)

好队,粮食足够大家能吃饱。”

    老杨头看到这一幕道:“前面的平远堡,俺熟,俺带你们打下来。”

    大同军救助自己家人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大同镇所有的堡垒。

    堡垒当中的士兵杀了自己的千户,百户,打开堡垒的城门,放大同军进入,只求他们能快一点,救助自己的家人。

    于是这一路上,大同镇的防线几乎不堪一击,大同军来到哪里哪里哪座堡垒会沦陷。孙可望的军队轻易地杀穿了防线,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杀到了大同城下。

    “大同镇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孙可望来到大同城下,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即便现在是冬季,但眼前的景象也太过凄惨,地面干枯得如同戈壁一般,看不到一丝生机。

    站在一旁的科尔沁部落少主吴克善气愤地说道:“这还不是大明朝廷烧光政策烧的。好好的草场就被他们这样一把火烧了,再刮上一阵大风,土都被刮没了,好好的草原就这样沙化了。”

    孙可望带着 3万多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到大同镇,这阵仗把附近的科尔沁部落吓坏了。他们生怕孙可望是来进攻他们的。毕竟,大同军在草原上名声赫赫,纵横草原几十年的林丹汗一战就被大同军击败,而孙可望更是成为了草原上最有名的汉人将军。

    科尔沁部落首领博尔济吉特·斋桑,在得知大同军进攻的目标是大同镇之后,便派遣自己的儿子吴克善带领 5000骑兵前来帮助大同军战斗。

    科尔沁部落在草原上并不算很大的部落,但他们的首领斋桑却是个长袖善舞之人。他身为蒙古人,一直对林丹汗极其恭顺,他是左翼蒙古部落首领,并且受明朝册封为一等贤义侯,以此保持与大明的通商关系。

    对于崛起的女真人,他也通过将自己的女儿联姻的方式进行交好。斋桑就像在三个鸡蛋之间跳舞,居然一个都没踩破,外交天赋可谓是点满。

    在大同社取代林丹汗在草原上的地位之后,斋桑又果断地向大同社臣服。今年,他更是亲自前往长安城,以蒙古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公民议会,现在科尔沁部落也算是大同军的盟友之一了。

    孙可望望着眼前衰败的大同镇,叹息道:“没想到大同镇现在的情况连河套都不如,难怪这些军户看到我军会纷纷投降。”

    这次的战事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只要在城堡外架起铁锅,点燃篝火,煮上几锅粥,就能把城堡中的明军吸引出来,向他们投降。

    而后随着他们深入大同镇,越来越多的军户也纷纷向他们投降。一路上,他们没杀几个大明士兵,却赈济了超过 3万的军户。

    李应骥看着眼前的景象,对孙可望说道:“派人入城,劝降满贵吧,这样能少死一些人,整个大同镇都需要救济,不能因为战事耽搁太多的时间。”

    孙可望点了点头,现在的大同镇不仅经济崩溃,生态也处于崩溃的边缘。比起打仗,赈济灾民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大同城,大同总兵府内。

    满贵正与大同镇的官员们围坐在一起眉头紧锁,商议着如何应对眼前来势汹汹的强敌。面对大同军的凌厉进攻,整个大明朝廷从上到下都陷入了慌乱之中。

    最初,朝廷命令满贵支援中原。满贵接到命令后,立刻着手准备粮草、军械,可还没等他准备妥当,朝廷又改变了主意,下令他去支援太原镇。满贵无奈,刚准备出发,却得知大同军几万骑兵已浩浩荡荡地杀到了大同镇下。这下,他也不用出发了,只能直接在城内组织大同保卫战。

    参将孙祖寿神情凝重地说道:“城下的是大同军的第六师。按照大同军的编制,一个师大概有一万七千人。但此次他们还带了大量的蒙古人,总兵力大概有三万余,并且还配备了48门红衣大炮,其威力不可小看。”

    马林皱着眉头,补充道:“孙可望可是大同军的第一悍将。前年就是他带领一万余骑兵阵斩了林丹汗,而后一路势如破竹,吞并了整个林丹汗的领地。”

    满贵苦着脸,长叹一声:“大同军就没有好对付的。他们在山西行省攻城略地,如今已经打下了半个山西。现在我等不要说救援山西,就连大同镇自身都需要救援了。”

    这段时间,大同镇可谓是坏消息不断。探马传递消息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大同军进攻的速度。他们常常是刚刚得到某座城池被包围的消息,紧接着下一个消息就告知他们,这座城池早在几天前就已经被大同军攻占了。

    大同军半个月就夺取了半个山西行省,甚至还包围了太原城,这样的进攻速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面对如此强悍的大同军,他们去支援山西。只怕大同镇的士兵刚过去,就会被敌人一口吞并。

    如今,不用去救援山西行省了,反而是大同镇自身需要救援。但满贵他们心里清楚,朝廷已经没有兵力来救援他们了。宣大、辽蓟的兵力要防备女真人,直隶的士兵要么去支援中原,要么用来保卫京城,他们根本找不到援军。

    所以大同镇现在的,只怕他们手下的那些士兵,要献出他们的首级投降大同军,他们也想不到,士兵会因为一些米粥就主动投降大同军,一点对朝廷的忠义之心都没有,坚固的大同防线,面对大同军如同纸糊的一般。

    就在众人忧心忡忡之时,一个士兵匆忙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总兵,贼寇的使者来访。”

    满贵和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大同军此举究竟有何意图。但满贵还是说道:“让他过来。”

    没多久,一个身穿大同军制服的年轻人被带了进来。年轻人神情镇定抱拳说道:“俺是大同军中尉连长孙康,奉我们师长孙可望的命令,前来对你们招降。如果你们愿意投降,根据我大同社的战俘法令,你们的生命和财产都会得到保证。你们想留在大同的地盘也可以,想要回明朝也可以。”

    满贵听后,拍案怒道:“你我双方还未交战,你们未必能打得过我。”

    孙康不慌不忙地说道:“如果将军想要一战,我大同军奉陪到底。不过这场大战最好速战速决,因为大同镇的军户已经扛不了多久了。战争每多拖一天,就有无数的大同军户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