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重民社找错基本盘 (第2/3页)
祯看到李标的奏折后,又怒又气。换了一个首辅,还是想让他背黑锅。虽然他也想保住大明北方的疆土,也觉得借师助剿是改变朝廷局势唯一的方法,但他可不想给东林党背黑锅。
他想要的是让东林党去背黑锅,哪怕他们击退了大同军,他也能借着这个机会让东林党的名声彻底臭掉,重新掌握大明的权力。所以,议和的旨意他是不会下的。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好几天,李标等人轮番上奏说明此事的急迫性,但崇祯不为所动。他反而每天请文震孟这些江南的东林党人入宫,也不说什么政务,就是闲聊,说一说江南的风景。他还联络陈国公朱纯臣等大明勋贵,总之不着急。他觉得仗都已经打成这样了,还能有什么更坏的消息呢?
李标的人可忍不住了,再这样拖延下去,等大同军收拾完中原,他们的大军就要向京师杀过来了。你女真人哪怕答应了和他们议和也来不及调军队了。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1月 28日,
坤宁宫内气氛凝重,甚至有几分肃杀之气,四周的宫女太监都胆战心惊,神机营士兵更是布满了整个坤宁宫四周。
李标身着朝服,神情严肃地来到这里面见崇祯。他拱手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借师助剿这实乃权宜之策。当年唐太宗也有渭水之盟,只要陛下能扫平贼寇,平定天下,史家自然会为陛下说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希望崇祯能够改变心意,在他记忆当中,天子还是那个莽撞的青年,只要说几句为国为民,他应该会答应下来。
但崇祯冷笑一声,目光冷峻地看着李标,说道:“如果你等无用,朕这就成了大明的宋钦宗、宋徽宗了。现在你才是内阁首辅,大明的权力掌握在你们手中。要谈判,你们去谈;要盖印,用你们的首辅印盖。
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才有现在大明的万里江山,朕胸膛里流的是太祖的血脉,不能让太祖丢脸,这个旨意朕是不会下的。”崇祯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决绝,他不愿意背负那千古骂名。
李标眉头紧锁,焦急地说道:“陛下,臣这一切也是为了大明的江山,难道陛下真要眼睁睁看着大明北方全部沦陷在敌手吗?”
又是这句话,大明就是太多,你们这种为朕江山的臣子,才会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所以这句话在崇祯听来异常刺耳。
他再次冷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徐晨这个贼首,虽然万般可恶,但有一点是朕都钦佩的,那就是他能抓住主要的敌人,知道把天下弄得大乱的不是我朱氏一家。历朝的亡国之君若能成为普通百姓,也算是一件幸事了。只要爱卿能接受这个下场,朕再做布衣又何妨。”
听到崇祯的这番话,李标无奈地叹了口气。其实从崇祯一直留在北方,他就知道天子还是舍不得大明北方的疆土沦陷。只是如今的崇祯已不是 5年前刚刚登基的青年,他已经变得成熟且难以糊弄。
天子知道自己有退路,但他们这些直隶士绅却没有退路。再逼下去,说不定天子真的会跑到江南去。
李标只能无奈地说道:“臣可以用内阁的名义和女真人议和,只求天子召回贺涵,他乃朝廷第一名将,是朝廷抵抗大同贼寇唯一的希望了。”
崇祯神情淡然,平静地说道:“爱卿做好自己的事情,朕自然会让贺卿归来。”
双方算是达成了默契。最后,和谈的政策还是以内阁的名义发了下来。李标心里清楚,此事不管成不成功,以后他少不了要进入奸臣传了。但为了抵挡大同贼寇,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他李家奋斗了几百年,才成为大明显贵,他不允李家几代人的奋斗在自己手中烟消云散,更不允许自己的后代落入天下的最底层。
李标走后,崇祯的情绪变得有些激动。他快步走到案台前,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了一封满满的书信。写完后,他大声喊道:“曹化淳!”
“奴才在!”曹化淳急忙从门外跑进来,跪在地上。
“你派人把这封书信亲自交到贺总兵手中。”崇祯将书信递给曹化淳。
“遵旨!”曹化淳接过书信,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
崇祯看着曹化淳离开的身影,又望向北方,心中思绪万千。他不知道借师助剿能不能成功,但他明白这是大明最后的希望。他是希望贺涵能够力挽狂澜,守住大明的江山。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2月 2日,辽东锦州城。
经过贺涵半年的改造,新增加了火炮作坊,枪械制造作坊等各种军事作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兵营,城外的土地被他全部分给辽民,而且他还做了一定的审核,只有那些对女真人有血海深仇的农户,才能分50亩土地成为锦州城的军户。
“杀杀杀!”校场上士兵拿着长枪,对着一个木桩操练的刺刀术。
现在他手中的新军再次突破3万了,如果真有5年时间,贺涵有信心,以锦州为起点,一步一步吞并女真人的地盘,最终彻底消灭他们。
但他看向中原的方向却叹了一口气,不要说5年时间,只怕要不了一年时间,大同军就会打到锦州来。
从东林党上台之后,重民社几年的努力终究白费,他们和大同社共同找解决天下问题的道路。大同社的道路他不知道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