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破产的韦富与找不到“郑国”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

    第315章 ,破产的韦富与找不到“郑国” (第1/3页)

    高登在献策之后,便立刻向众人告辞。此次侯恂也没有过多挽留,或许是知晓高登心意已决,李轩见状,便出来送高登。

    两人走在皇宫的回廊上,李轩轻声说道:“凌云,这次侯首辅对你有好印象,以后定会让你成为参谋,到时候你也可以在朝廷为官,施展你的才华。”

    高登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没好气地说道:“我谢谢你,但你不要再提我的名字,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我父母妻儿就是死在这些士绅手中,我不相信他们,也不会为他们效力。”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怨恨,那些惨痛的回忆如同噩梦一般,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

    李轩看着高登,眼中满是同情,劝说道:“凌云,你终究还是要走出来的。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朝廷如今正值用人之际,你有才华,应该为国家出一份力。”

    高登停下脚步,看着李轩,认真地说道:“还是你自己小心点吧,朝廷当中都是老狐狸,景明他们都是被他们暗害的,你自己当心被他们谋害了。”

    李轩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

    高登看着眼前这个当初的同伴,想到自己活着的朋友已经不多了,心中一阵感慨。他靠近李轩小声说道:“从今天资政会看,江南的士绅还是一盘散沙,和当年的关中士绅没有一丝区别,而大同军却已经占据了整个北方,以大同军的动员力和组织力,下一次将来面对的可能就是几十上百万的大同军。他们大概率是打不过大同军的,你也要为自己找一条出路。”

    李轩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当初先帝亲手把陛下交给我手中,我如果出卖天子还能算人吗?”

    高登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那你自己把握吧,但我是不会为朱家卖命的,再有这种事情不要叫我,要不然我只能去江北了。”说完之后,高登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皇宫。

    李轩看着高登离开的背影,心中一阵惆怅,只能长长的叹口气。他知道高登心中的痛苦,也理解他的选择,但他自己却无法放弃朝廷。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4月 27日,金陵城的天空阴沉沉的,突然,大地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全城的百姓都感觉到了强烈的震感。人们惊慌失措地从家中跑出来,街道上顿时乱成一团。

    “地龙翻身了。”4周的百姓惊恐尖叫,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场景,逃出来的百姓不知所措,更不敢回自己的屋子。而地痞流氓则趁火打劫,更加剧了经营层的混乱。这场混乱一直到白天结束。好在这场地震不算太重,只倒了一些茅草房,没有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这场地震对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南明朝廷来说,却是一场巨大的打击。

    民间到处都在流传着是不是当今天子失德,才引起了老天的震怒,爆发了这场地震。

    朱元璋当初用“天人感应”来说服百姓,让天下人认为朱家就是上天之子,让百姓认为天下就应该归朱家所有。

    但当天下发生不可解释的事情时,百姓自然也会认为是老天要处罚朱家。

    南明朝廷高度重视这场地震带来的影响。内阁首辅侯恂立刻派兵进入金陵,驻扎在各个市坊,防止有乱民趁火打劫。

    锦衣卫更是遍布整个金陵城,他们如同幽灵一般,监视着每一个人的言行。任何人敢议论地震,说老天处罚天子失德等言语,通通都会被抓起来。

    一时间,金陵城的政治气氛变得异常压抑。人们在街上相遇,也只是匆匆一瞥,不敢多说一句话。这场地震激化了金陵内部的矛盾,让金陵政治气氛变得越加严肃,刚刚建立的南明朝廷,像是就要在这场风雨当中散架。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5月 2日。

    夜幕缓缓降临,金陵城被一层灰暗的色调所笼罩。高登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缓缓走进自家的小院。

    随着金陵城政治气氛愈发紧张,他苦心经营的重民报也如同风雨中飘摇的小舟,日渐萧条,因为监管的太严,越来越多的书被锦衣卫封禁,西游记,水浒传这些脍炙人口的,一个因为教让造反,一个因为非议朝廷被禁止,大量的书籍被焚烧,印刷店铺被强制关停,江南的印刷业直接遭受重创,变得日渐萧条。

    重民报的印书业务越来越少,报馆的收入锐减,早已处于入不敷出的艰难状态。看着这破败的景象,江南越发紧张的政治态势,他越发想念家乡,想着是不是应该回乡。

    高登走进院子,身心俱疲的他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刚躺下来休息没多久。

    “砰砰砰!”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将他从恍惚中惊醒。他皱着眉头,起身打开房门,却看见韦富带着几个人,背着一个受伤的青年站在门口。

    韦富气喘吁吁地说道:“这是我堂弟,麻烦你照顾他几天。”说完,他便像一阵风似的跑了,只留下满脸莫名其妙的高登。

    高登看着眼前受伤的青年,他身上的刀伤触目惊心。高登本不想惹上这麻烦事,但环顾四周韦富他们早跑的没人影。想到在这金陵城,自己也没几个熟悉的人了,鬼使神差地,他还是把韦富的堂弟搬到了自己的卧室。

    翌日,韦富的堂弟终于清醒过来。经过一番询问,高登才知道这段时间韦富过得十分艰难。

    自南明朝廷正式组建后,发布的第一个政令便是加税。可如今金陵的局势复杂,那些大族士绅、勋贵是南明朝廷的支柱,朝廷全靠他们撑着才不至于散架,自然不敢对这些“国之支柱”加税。

    而普通百姓穷困潦倒,早已没有油水可榨,即便再怎么压榨,也收不上多少税。

    于是,朝廷把目光盯上了韦富这样的中小作坊主、中小地主和自耕农。不仅对他们加了十几倍的税,还在金陵四周设立关卡,肆意征收税负。韦富即便把工人当奴隶一样驱使,也难以赚到钱,反而把前两年赚的钱全部贴了进去,那些自耕农更是纷纷破产,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