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制权 (第3/3页)
遗忘。
董仲舒及其天人学说,一边在增强陛下的统治,一边在约束陛下的皇权,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功利。
没有儒家之前,不管一朝国相、御史、大夫、史官制约皇权的过程中有多么惨烈,历史都给出了公正的评价。
夏朝重视忠诚,商朝重视恭敬,周朝重视文教,一朝国祚四百七十载,二朝国祚五百五十四载,三朝国祚七百九十载,虽说东周的五百载,是春秋和战国的乱世,但国祚就是国祚,以起为纪,以亡为终。
到了董仲舒那,忽然说要改变,要减少周朝的文教,要尊用夏朝崇尚的忠诚,助天子统治,另有一计,可使以后的丞相、御史、大夫、史官不必再在制约皇权过程那么惨烈,减少伤亡。
我都是为了你们好!
啐!
用得着你吗?你死不死啊?谁同意了?
“我听说,汝师常说:‘相信后儒的智慧’,是在不断曲学之中,阴谋窃取皇权而共之吗?”
公孙弘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扎进了褚大的心,还搅动了两下。
一句话道清了“圣天子垂拱而天下治”的本质,以学问淫巧皇帝,然后阴谋窃取。
“宦官,是在卡步裆里来了一刀,阉割入宫,汝师啊,是在学问里来了一刀,也入了宫。”公孙弘感叹道。
褚大一仰首,再猛地低下,“噗”的一声,血染宣室大殿。
怒目望着公孙弘,想再说些什么,涌血的喉咙发出“咯咯”囫囵不清之音,攻心之下,倒在了地上。
公孙弘摇摇头,孔子不虚伪,大骂墨子的孟子也不虚伪,荀子更加不虚伪,不过是尔后的儒学、儒生太过虚伪了。
转过身,望向御座,大拜道:“臣启上君,恢复御史、大夫谏议之权,恢复左右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中外两朝御史、大夫大喜,殿侧的太史令司马谈笔尖一顿,形成墨迹,不由得感慨,门生许庄是好运道,遇上了史家好时候。
“准奏!”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