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情动家访路》 (第1/3页)
海田小学六年级办公室的灯光,在清晨的海雾中泛着温吞的暖黄。武修文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教案本的边角,那粗糙的质感让他纷乱的心绪有了一丝凭依。布告栏事件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冻结了校园里原本流动的空气。连“国际厨房”的微信群都沉寂下来,那种小心翼翼的安静,比直接的质问更让他坐立难安。他知道,她们都看到了,黄诗娴……更是看得清清楚楚。她最后那个碎裂而痛楚的眼神,像一根细针,时时扎在他的心尖上。
“武老师?”一个略带沙哑,却刻意放柔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武修文几乎是惊了一下,抬起头,撞进黄诗娴那双依旧带着些许红血丝,却努力维持着平静的眸子里。她手里拿着六年级的学生家访安排表,指尖微微用力,纸张边缘有些卷曲。“这是……我们班和你们班需要重点家访的学生名单。”黄诗娴将表格放在他桌上,目光快速掠过他眼下的乌青和过于苍白的嘴唇,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但脸上依旧是不动声色的专业,“马上就要毕业考了,有些学生最近状态起伏很大,我想……我们一起去看看,会了解得更全面些。”她的语气公事公办,听不出太多私人情绪,只有尾音那一点点几乎无法察觉的颤抖,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自从古村那次不欢而散,这是他们第一次单独、近距离地说话。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膜,脆弱,且一触即破。
武修文喉咙发紧,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后只化成低哑的一句:“好。谢谢你,黄老师。”他接过表格,指尖不可避免地与她轻触,两人都像被烫到一样迅速缩回。一股微妙的电流在空气中窜过,沉默再次蔓延,带着难言的尴尬和未解的痛楚。
“那……我们下午放学后就去?”黄诗娴移开视线,盯着窗台上那盆沐浴在晨光里的绿萝,轻声问。“好。”武修文再次点头。
看着他这副逆来顺受、沉默隐忍的样子,黄诗娴心里蓦地升起一股无名火。气他的不解释,更气自己到了这种时候,居然还是忍不住为他心疼!她猛地转身,留下一句“下午见”,便快步走回了自己的座位,裙摆划出一道决绝的弧线。
武修文望着她刻意挺直的背影,嘴角泛起一丝苦涩。他配得到她的关心吗?一个“道德有亏”待查的人。他用力闭了闭眼,将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目光落在家访名单上。第一个名字,是六二班的陈明辉。
下午放学铃声一响,学生们如同归巢的雏鸟,叽叽喳喳地涌出校门。武修文和黄诗娴一前一后,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沉默地走在海田镇蜿蜒的小巷里。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时而交错,时而分离,像极了他们此刻的关系。
陈明辉是武修文“生活数学”项目的积极分子,那个总是能用最巧妙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瘦小男孩。武修文对他寄予厚望。然而,当他们在一条弥漫着鱼腥味和潮湿霉味的窄巷尽头,找到陈明辉家租住的铁皮棚屋时,武修文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低矮、逼仄的棚屋,墙壁是用废旧木板和锈蚀的铁皮拼凑的,缝隙里塞着破布和塑料纸。门口堆放着捡来的纸皮和空瓶子。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小小身影,正蹲在一个小煤炉前,费力地扇着火,锅里煮着稀薄的米粥。是陈明辉。
“明辉?”武修文轻声唤道。男孩抬起头,看到武修文和黄诗娴,脸上瞬间闪过惊慌、窘迫,最后只剩下与年龄不符的早熟平静。“武老师,黄老师。”他放下扇子,站起身,小手在裤子上擦了擦。
“你爸爸妈妈呢?”黄诗娴弯下腰,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爸爸去码头扛包了,妈妈……在给人家洗衣服,还没回来。”陈明辉低声回答,眼神有些闪躲。
这时,屋里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陈明辉脸色一变,连忙跑进去。武修文和黄诗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他们跟着走进昏暗的棚屋内部,光线从缝隙漏进来,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一个形容枯槁的中年男人躺在木板床上,咳得蜷缩起来。陈明辉熟练地倒了一杯水,扶起父亲,轻轻拍着他的背。
“叔叔好,我们是明辉的老师。”黄诗娴上前一步,轻声说明来意。男人止住咳嗽,浑浊的眼睛看向他们,带着底层劳动人民特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