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三大殿营建 (第2/3页)
石料。只是……所需巨木多产于湖广、四川等地深山,砍伐已属不易,若要寻得合规格的金丝楠木更是难上加难。”
他稍作停顿,为朱由校解释其中的缘由:“运输更是艰难,需借助水力,由河道辗转输送,耗时日久,且风险极大,动辄漂失、损坏。此外,烧造殿宇专用的大型金砖、琉璃瓦等,亦需特定窑口,工艺繁复,周期漫长。故而……工程进度,恐难一蹴而就。”
朱由校静静听着,指尖在御座的扶手上轻轻敲击。他心中清楚,在这横跨半个大明的漫长运输中,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上下其手的空间。
自己在上一世也了解过,那些个地方官吏往往借采办之名行横征暴敛之实——譬如在湖广,为了一根合抱的金丝楠木,可能就要毁掉整片民田开辟运道;在四川,征发的民夫为拖木出山,常有死伤,地方却仍层层加派,弄得民怨沸腾。
而在历史上的嘉靖、天启两朝,简直被这帮蛀虫当成了冤大头!而且,这劳心费力重建起来的三大殿,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到了李自成手中又遭焚毁,不得不再次重建。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壮大。既然要建,何不趁此机会,来个彻底的革新?
毕竟大婚之期将近,作为天子,总不能让未来的皇后在一片废墟旁成礼;即便寻常百姓娶妻,也须修屋备房,何况帝王之家?确实有失观瞻。
再者,依眼下传统营建之速,不仅耗时日久,耗费更如无底洞一般。
他思忖着,嘴角微微上扬。此前考虑到日后修建铁路、官道对水泥的巨大需求,他已授意系统商队与内务府组建了十余座大型水泥厂,如今产量充足。
加之系统钢铁厂稳定运营,优质铁料与钢材也不再是问题。既然如此,何不直接用后世成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来修建?
这不仅能大大缩短工期、降低对南方巨木的依赖,更能为民间利用水泥建房免费做个“广告”——上行下效,毕竟就连皇帝都用此物营建宫室,民间必然趋之若鹜。
更重要的是,朱由校凝视着殿外空旷的广场,心中涌起一股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