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白骨抛尸案(五千字大章) (第3/3页)
,竟然亲自将黄建喜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宽大整洁的市委办公室里,高长河书记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询问起了这起青山湖白骨抛尸案。
他语气平和,但目光锐利,透着对政法机关能力的审视。
高书记明确指示:“此案影响恶劣,关乎群众安全感,必须侦破!” 他甚至直接询问黄建喜,需要多久才能给市民一个交代。
面对这位刚刚上任、背景深厚且是省委常委的顶头上司,黄建喜感觉后背瞬间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内心挣扎,很想说需要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谨慎侦查,但他更清楚,将时间说得过长,会显得公安系统无能,可能给新书记留下不良印象;可若说得太短,又完全是给自己挖坑,根本不可能完成。
在巨大的压力下,黄建喜几乎是麻着胆子,硬着头皮,说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毫无把握的期限:“高书记,我们……保证在一个月内,一定侦破此案!”
说出“一个月”这三个字时,他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在抽搐。
说实话,对于这个线索几近于无的陈年积案,一个月的期限,他内心没有任何信心。
但这已经是他在那种情境下,所能给出的最极限的承诺了。
离开市委书记办公室那栋威严的大楼,坐进自己的专车时,黄建喜才发现,自己贴身的衬衫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一片,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连忙抽出纸巾,有些狼狈地轻轻擦拭着额头和脖颈。
司机透过后视镜,小心地询问道:“黄局,现在是回局里吗?”
黄建喜无力地挥了挥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沙哑:“不,去青山分局!”
司机没有再多问,熟练地启动车子,平稳地驶向青山区方向。
作为黄建喜的专职司机,他非常清楚,这段时间以来,领导的心神几乎全被这个案子占据了,每天往返青山分局已成常态。
车子再次驶入青山分局大院。
很快,黄建喜便坐在了刑侦大队那间烟雾缭绕、气氛压抑的会议室里,听取最新的、却依然是毫无进展的案情汇报。
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是彻底陷入了僵局。
每一个汇报的侦查员声音都低沉而干涩,仿佛每说一句,心就往下沉一分。
尽管深知下面的刑警们已经连续奋战、压力巨大,黄建喜还是不得不面色凝重地宣布了那个如同巨石压顶的消息:新上任的高长河书记亲自关注此案,下了死命令必须侦破!而他本人,也在高书记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一个月内,必定侦破此案!
“一个月……”
这个词像一块千斤巨石,猛地砸进了沉闷的会议室,激起了无声的惊涛骇浪。
顿时,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座的每一位专案组成员,从分局领导到普通侦查员,都清晰地感受到了那股骤然降临、几乎令人窒息的巨大压力。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异常严肃,眉头紧锁。
尤其是身为刑侦大队长、具体负责此案侦破的邓磊,更是脸色严肃,嘴唇紧抿,一股无形的、焦灼的压力仿佛化为了实质,沉重地笼罩在他的周身,让旁边的同事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这次会议之后,由市局牵头、青山分局为主的更高规格的专案组迅速宣布成立,各项资源进一步向此案倾斜。
所有专案组成员都心知肚明,这案子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证据少得可怜,时间又紧得吓人。
对于能否在一个月内破案,任何人都没有一点底,包括经验丰富的邓磊,以及青山分局的一把手杨建,心中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深深的忧虑。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
因为新市委书记的亲自过问和黄局那不容置疑的军令状,所有侦查员都被逼到了绝境,只能憋足了一口气,准备拼死一搏。
但破案光靠一股子狠劲和决心是远远不够的。
时间不等人,又几天在紧张的排查和徒劳的奔波中迅速流逝,案情的僵局依然没有被打破,仿佛有一堵无形的墙,挡住了所有前进的道路。
黄建喜再一次来到了青山分局。
在听取完依旧是“暂无突破性进展”的案情汇报后,他的脸色已经不仅仅是严肃,而是隐隐透出了几分难看。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黄局身上散发出的低气压,让邓磊等专案组核心成员额头上几乎要冒出冷汗,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难熬的沉默在会议室里持续蔓延,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良久之后,黄建喜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他用手指关节轻轻敲了敲桌面,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缓缓地、一字一句地开口道:
“临时将章恒调过来!加入专案组,担任副组长!”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不少人暗暗心惊,面面相觑。
一过来就直接担任专案组副组长?!
这个任命不可谓不重磅。还有一些对章恒其人不甚了解的青山分局干警,则在心中泛起了嘀咕:
章恒……是谁呢?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