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韧劲_拾穗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12章-韧劲 (第2/3页)

吧?

    这个认知像一块冰,瞬间沉入她的心底,让她感到一种沉重的、源自经济鸿沟的巨大压力。

    她不属于这里的感觉,从未如此强烈。

    团队接手的第一个正式研究课题,是“沙枣树种质资源筛选与抗旱机理初探”。

    沙枣树,这个名称让拾穗儿的心尖微微一颤。

    那是戈壁滩上少数能顽强存活的树种之一,它的果实,那干瘪却甘甜的沙枣,曾是她和奶奶贫苦岁月里难得的甜意,是奶奶偷偷塞在她行囊里的乡愁。

    课题初期的重要任务,是需要连续一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记录不同种源的沙枣树幼苗,在人工模拟的、不同梯度湿度环境下的各项生长生理数据。这是一项极其枯燥、却要求高度细致和耐心的工作。

    排班表下来后,拾穗儿默默找到了负责安排时间的学长林哲。

    “学长,”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商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前几天的夜班……能不能都排给我?”

    林哲有些诧异,推了推眼镜:“夜班很熬人的,而且后面还有更重的分析任务,你确定?”

    拾穗儿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恳切而坚定:“我习惯晚上做事,精神好。让其他同学先适应白天的节奏吧。”

    她没有说出真正的理由——夜晚的实验室相对安静,她可以更专注,也可以避开一些或许存在的、好奇或审视的目光,这让她感到更自在。

    于是,接连三个夜晚,当校园沉入梦乡,只有路灯与星月为伴时,拾穗儿的身影便准时出现在实验室那柔和而冷清的光线下。

    她将自己“钉”在实验台前,像一尊沉默的雕像,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连接各个培养箱的传感器显示屏。

    屏幕上,代表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的数字,如同生命微弱的脉搏,一下下地跳动着。

    她需要每隔一小时,就将这些数据工整地抄录在特定的记录本上,并观察幼苗叶片是否有哪怕最细微的颜色或形态变化。

    困意如同潮水,总是在凌晨两三点钟最猛烈地袭来。

    眼皮沉重得像是灌了铅,脑袋一点一点,几乎要磕在冰凉的实验台面上。

    这时,她会用力掐一下自己的虎口,让短暂的刺痛驱散睡意。

    或者,她干脆就允许自己伏在桌面上,闭上眼睛,小憩十分钟。

    设定的闹钟响起时,她又会猛地惊醒,用冷水狠狠拍打脸颊,直到皮肤泛起刺痛的红晕,然后立刻回到岗位,继续那看似永无止境的观察与记录。

    实验室的夜晚格外漫长,也格外寂静,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小声响和她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陪伴着她。

    然而,意外总是不期而至。第四天的凌晨,天色将明未明,最是黑暗沉寂的时刻,一阵尖锐、急促的警报声,如同被撕裂的布帛,骤然划破了实验室的宁静!

    拾穗儿像被电流击中,瞬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

    她扑向那个发出警报的、编号为C7的幼苗培养箱。

    液晶屏幕上,代表环境湿度的数据条乱码般疯狂闪烁,最终定格在一个明显错误的极低数值上——湿度传感器故障了!

    冷汗瞬间浸湿了她的后背。这意味着,从这个时间点开始,C7组幼苗的所有湿度环境数据将全部缺失!

    而这一组的数据,对于整个实验的梯度对比至关重要!

    一夜,甚至可能更长时间的坚守,眼看就要因为一个零件的失灵而付诸东流。

    她尝试着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引,进行简单的重启和检查,但毫无作用。

    复杂的电路板和精密的探头,对于只学过基础物理的她来说,无异于天书。

    无助和焦虑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她的心脏,越收越紧。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的黑暗开始透出微光。她死死咬着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不能就这么放弃!绝对不能!团队的心血,张教授的信赖,还有……还有那些象征着戈壁希望的沙枣树幼苗!

    就在这时,一个近乎固执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照亮了她的思绪。

    传感器坏了,无法自动记录,那就用最原始的办法!戈壁上的生命,不就是在最严酷、最无法预测的自然环境中,靠着自身的韧性挣扎求存的吗?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她快步跑到实验室角落,从一个自己带来的、不起眼的帆布包里,取出一个用厚实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袋子。

    解开系绳,里面是她从家乡戈壁滩上特意带回的一捧细沙——那是她精神的锚点,是连接她与故土的纽带。

    她将这捧饱含深意的沙土,小心地铺在一个干净的搪瓷托盘里,用手掌轻轻抚平。

    然后,她回到故障的培养箱前,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开箱门,取出那几株承载着希望的C7株沙枣树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