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抉择_拾穗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

    第30章-抉择 (第1/3页)

    京科大学校园里散发着紫薇花的清香,漫过林荫道,却拂不去拾穗儿心头的重压。

    毕业季的喧嚣与离愁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银杏树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仿佛在为即将离去的学子们送行。

    拾穗儿独自坐在图书馆前的长椅上,膝头摊开的两份文件,在午后的光影中显得格外沉重。

    华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的录用通知书用的是上好的铜版纸,"华科院"三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泛着矜持的光泽。

    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入场券,是她从大二就开始憧憬的圣殿。

    她甚至能想象出实验室里那些精密仪器运转的轻微嗡鸣,能闻到试剂特有的淡淡气味。

    导师说过,这个岗位全国只招三人,她是其中之一。

    而那份西部计划志愿者协议,纸张粗糙得多,边缘已经有些毛糙。

    页眉处印着简笔勾勒的草原图案,下面那行小字"服务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戈壁村落"让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那是她阔别多年的故乡,是她从小生长的戈壁草原。

    她想起在沙丘上写作业的黄昏,想起李叔叔冒雨送她去学校高考,想起奶奶阿古拉拾荒的背影……

    "嘀嘀——"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亮起,是那个她设置了特殊提示音的名字。

    "在老地方等你,带了冰镇奶茶。"

    陈阳的短信总是这样简洁,却总能准确击中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拾穗儿深吸一口气,将两份文件小心翼翼地折好,收进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背包。

    背包侧面的校徽图案已经褪色,背带处也有些磨损,却是她最珍爱的礼物。

    记得去年生日那天,陈阳神秘兮兮地递给她这个背包,挠着头说:"跑了好几家店才找到这个款式,听说特别结实,能装得下你所有的梦想。"

    当时他的耳朵尖都红了,像个做了好事等待表扬的大男孩。

    沿着栽满梧桐的林荫道往操场方向走,沿途的毕业季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

    "前程似锦""奔赴山海"的字样晃得人眼睛发酸。

    她忽然想起四年前的九月,也是这样一个紫薇花盛开的季节,她这个从戈壁来的姑娘,第一次走进京科大学的校园。

    那时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蒙古袍,背着简单的行囊,站在繁华的校门口不知所措。

    是陈阳第一个向她走来,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行李,笑着说:"你是拾穗儿吧?我是陈阳,带你去报到。"

    后来她才知道,为了迎接新生,陈阳特意学了简单的蒙语问候。

    虽然发音生硬,却让她在异乡感受到了第一缕温暖。

    操场东侧的老围墙下,那棵年岁最久的银杏树依旧枝繁叶茂。

    扇形的小叶子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风一吹就沙沙作响,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阳斜靠在粗壮的树干上,手里拎着两个玻璃瓶,瓶身裹着的湿纸巾还在滴滴答答地淌着水珠,在水泥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他的白衬衫袖口随意挽着,露出结实的小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洒下跳跃的光斑。

    看到拾穗儿过来,他眼睛倏地亮起来,像终于等到主人的大型犬,快步迎上来:"刚从食堂冰窖里拿出来的,奶茶,你最爱喝的那种。记得多加了珍珠,你说过这样喝起来更有嚼劲。"

    拾穗儿接过玻璃瓶,冰凉的触感从掌心直达心扉,让那些纷乱的思绪稍稍安定。

    她摩挲着瓶身上熟悉的商标,是学校超市里最普通的那种饮料,却因为去年她随口说的那句"奶茶最解乡愁"而变得格外珍贵。

    他总是这样,默默记住她所有不经意的喜好,就像记得她每次想家时都会去图书馆看内蒙古的风光图册,记得她每到草原季节更替时都会望着西北方向出神。

    "在想什么?"

    陈阳靠回树干上,目光落在她紧攥着背包带的手上——那是她紧张时的小动作,指节总会攥得发白。

    "两份Offer,很难选?"

    拾穗儿点点头,声音有些发涩:"华科院的岗位是环境修复研究,跟我研究方向特别对口,导师说这个方向未来前景很好......"

    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抠着饮料瓶上的标签,"西部计划是回内蒙古建生态学校,教家乡的孩子认识环境保护。你还记得吗?就是去年咱们一起去考察的那......那里的孩子们连最基本的显微镜都没见过,却能用最质朴的语言描述每一颗石头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