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驰援_拾穗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49章-驰援 (第2/3页)

隐传来。

    那声音初时微弱,如同远方的闷雷,但很快变得清晰起来,是引擎的咆哮,是轮胎碾过沙土的摩擦声,是一种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充满力量感的节奏。

    “是汽车!好多辆汽车!”

    眼尖得像小鹰隼一样的小石头,第一个跳了起来。

    他甚至顾不上拍打满身的沙土,兴奋地指着村口的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大喊,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激起了剧烈的涟漪。

    他因为激动而有些结巴,小脸涨得通红。

    这一声呼喊,宛如一道划破厚重乌云的凌厉闪电,瞬间吸引了所有麻木、悲伤的村民的注意力。

    人们仿佛被注入了强心剂,纷纷停下手中徒劳的挖掘或呆滞的凝望,直起身子,伸长脖颈,朝着小石头所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村外那条几乎被流沙掩埋的土路尽头,卷起一条滚滚的、土黄色的烟尘长龙。

    那烟尘在昏黄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醒目。紧接着,一队军绿色的庞然大物,如同天降的神兵,冲破弥漫的烟尘,带着无与伦比的力量感和可靠感,闯入众人的视野——

    那是好几辆军用的重型卡车和高底盘越野车,车身上醒目的红十字标志和庄严的军徽,在初升朝阳的照射下,反射出令人无比心安的金屬光泽和神圣光芒。

    那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希望的颜色。

    车队浩浩荡荡,引擎低沉有力的轰鸣声,如同战鼓,彻底驱散了盘踞在村子上空那令人窒息死寂,带来了一种强大而温暖、足以依靠的力量感。

    “是政府!是解放军!他们来了!他们来救我们了!”

    老村长赵老栓那双原本浑浊无神、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瞬间迸发出如同年轻人般激动的璀璨光彩。

    他顾不上自己年迈体衰、步履蹒跚,迈开步子就踉踉跄跄地、几乎是跌跌撞撞地朝着村口的方向迎去。

    那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愁云惨淡的悲怆老人,而像一个终于盼来了救星的孩子。

    乡亲们先是集体愣了一下,仿佛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救援,随即,劫后余生的巨大喜悦如同火山般爆发出来,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和无法抑制的哭泣。

    那哭声不再是绝望的哀嚎,而是情绪宣泄的洪流。

    所有人都像是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互相搀扶着,拉扯着,跟随着老村长,如同潮水般涌向村口,去迎接他们的希望。

    车队在村口相对平整的空地上稳稳停下。车门迅速打开,身着整齐橄榄绿迷彩服的士兵们,以及穿着统一蓝色或橙色救援服的工作人员,动作敏捷如猎豹般跳下车。

    他们训练有素,脸上带着凝重而坚定的表情,没有丝毫的迟疑和慌乱。

    “一排负责卸物资,搭建临时安置点!二排协助医护人员设立医疗点,排查伤员!三排跟我来,清理主要通道,排查危房,注意安全!动作快!”

    指挥官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效率。

    士兵们开始从卡车上卸下大量的救援物资:一箱箱清澈的矿泉水、成箱的压缩饼干、真空包装的方便食品、深绿色的军用帐篷、厚厚的防潮垫、温暖的毛毯、各种急救药品、消毒用品……他们传递物品的动作迅速而协调,形成了一条高效的人力传送带。

    很快,村口的空地上就堆起了一座座小山般的物资,那景象,让看惯了贫瘠的村民们目瞪口呆,继而热泪盈眶。

    对于刚刚失去一切的人们来说,这些物资不仅仅是生存的保障,更是一种象征——他们没有被遗忘,文明世界的关怀和力量已经抵达。

    他们自动分成若干小组,一部分人迅速选择合适地点,开始帮助搭建坚固的临时帐篷。

    他们动作熟练,打桩、固定支架、铺设篷布,配合默契,一顶顶帐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立了起来。

    另一部分人则毫不犹豫地拿起铁锹、撬棍等工具,主动走向那些尚且冒着危险气息的废墟,开始帮助清理塌房的沉重木料和土石,仔细搜寻可能被埋压的财物,并专业地评估那些摇摇欲坠的危房情况,进行必要的紧急加固。

    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甚至比村民们自己还要卖力。

    一位看起来是救援队负责人的、面容坚毅的中年干部,快步走到激动得说不出话的老村长面前,伸出双手,紧紧握住老人那双激动得不知该往哪里放、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

    他的手温暖而有力。

    他的语气沉稳、有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老人家,我们是县里派来的应急救援队,这位是带队的王连长。”

    他侧身示意了一下那位刚下达完命令的军官,王连长也向老村长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一接到你们这里遭遇特大沙尘暴的灾情报告,县里领导非常重视,立刻组织了最强的救援力量,部队首长也第一时间派出官兵火速支援。你们受苦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村庄和面黄肌瘦的村民,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但声音更加坚定:“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请放心,我们已经带来了足够的帐篷、食物和药品,马上搭建临时安置点,确保每个人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饭吃!接下来,我们再一起努力,清理废墟,修复水井,一步步来!党和政府绝不会忘记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们说!”

    老村长听着这番温暖而有力的话语,看着眼前这些忙碌的、汗流浃背的绿色和蓝色身影,看着他们眼中那份真诚和关切,这位与风沙抗争了一辈子、见惯了苦难都很少落泪的硬骨头老人,泪水终于像断了线的珠子,从浑浊的眼眶中汹涌而出。

    他只是一个劲地用力点头,嘴唇哆嗦着,反复重复着那几个最简单却最真挚的字眼:“谢谢……谢谢政府!谢谢解放军!谢谢……”

    他紧紧握住干部和连长的手,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也仿佛要将自己和支持村子的力量传递给对方。

    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此刻就像一个在茫茫黑暗中漂泊了太久、终于看到了岸边灯塔光芒的孩子,找到了坚实的依靠。

    他肩头的千斤重担,仿佛瞬间被分走了一大半。

    陈阳深吸一口气,强压下鼻尖的酸涩和胸腔内翻腾的情绪。

    看到救援队伍的到来,他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村里有知识的年轻人,没有任何犹豫,他立刻主动上前,加入到士兵们搭建帐篷的行列中。

    “同志,我来帮忙!我对村里地形熟,知道哪块地方比较平整结实,适合搭帐篷!”

    他大声说着,挽起早已磨损的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和那些年轻的、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士兵们一起,合力扛起沉重的帐篷支架和篷布,熟练地配合着,指挥着。

    他的行动像一面无声的旗帜,立刻感染了其他原本还有些不知所措的年轻村民。看到陈阳都冲上去了,他们也不再犹豫,纷纷加入到救援队伍中。

    李大叔也振作起来,用沙哑的嗓子招呼着大伙:“都别愣着了!看见没有?解放军同志千里迢迢来帮咱们,咱们自己人更得使劲!不能光看着!大家一起上!把自己的家重新立起来!”

    他组织起村民,和士兵们混编在一起,有的清理废墟,有的搬运物资,有的协助搭建。力量的汇聚,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拾穗儿也迅速用袖子擦干眼泪,将巨大的悲痛强行压在心底。

    她知道,奶奶一定不希望看到她沉溺于悲伤。现在,有更多活着的人需要帮助。

    她和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在救援队女队员的耐心指导下,开始紧张而有序地整理和分发物资。

    她们细心地将药品按内服、外用分门别类放好,将成箱的饼干、方便面等食品拆开大包装,仔细地分成小份,优先发给那些在风中瑟瑟发抖的老人和懵懂无知的孩子。

    她的动作细致而温柔,仿佛在替奶奶照顾着村里的每一个人。

    当她看到一个穿着单薄、嘴唇干裂的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接过志愿者递上的、用热水泡开的、散发着熟悉香气的方便面,几乎是狼吞虎咽地吃下第一口,脸上露出满足而又心酸的表情时;

    当她看到一个在风暴中被碎木划伤额头、一直小声哭泣的孩子,在医护人员轻柔的清洗和包扎下,终于停止了哭泣,甚至对着护士露出一个怯生生的微笑时……

    拾穗儿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而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