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阻击 (第2/3页)
通沙地没两样,一旦踩进去,半个身子都会陷进去,越挣扎陷得越深,得好几个人合力才能拉出来。
别说车辆,就连手推车都推不动,轮子一沾沙就陷,所有的草袋,都只能靠人力搬运。
青壮劳力们,包括一些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自发组成了运输队。
他们找来粗糙的木杠,每根木杠足有成年人的胳膊粗细,扛在肩上沉甸甸的,压得肩膀生疼。
两人一组,用木杠穿过草袋两端的绳套,一前一后,喊着简单的号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沙地上。
赵铁柱和王强一组,两人都是村里有名的壮实汉子,浑身是劲。
此刻,他们每人肩上扛着一根木杠,中间吊着两个草袋,加起来足有百十来斤,沉甸甸的重量压得木杠弯成了一个弧形,也压弯了他们的腰,两人的身子都弓成了虾米状,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脖子上的肌肉紧绷着,每走一步都显得格外吃力。
脚下的沙子松软,脚踝每次都会陷进去半尺深,拔出来时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鞋底沾满了沙,又沉又滑。
汗水顺着他们的鬓角、下巴滴落,砸在沙地上,瞬间就被干渴的沙地吸收,连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只有衣衫上析出的白碱,越来越厚。
“嘿哟……走!嘿哟……挪!”
两人齐声喊着号子,声音沙哑却有力,步伐艰难却异常坚定,一步步朝着风口的方向挪动。
赵铁柱的肩膀被木杠压得通红,甚至磨破了皮,沙粒沾在伤口上,钻心地疼,他龇牙咧嘴地忍着,硬是没吭一声。
他只是时不时停下来,把木杠在肩膀上换个位置,用粗糙的手掌揉一揉被压得发麻的肌肉,又继续往前走。
“柱子哥,要不咱歇会儿?”
王强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感觉肺都要炸开了,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赵铁柱摇摇头,抹了把脸上的沙和汗,露出一口白牙:“歇啥?前线等着用呢!早一分钟送过去,周虎他们就能早一分钟筑墙!多耽误一分钟,村里的田就多一分危险!”
队伍排成一条蜿蜒的长龙,在沙丘之间艰难而执着地向前移动,像一条不屈的巨龙,在沙海中穿行。
有的汉子独自一人扛着一个草袋,虽然重量轻了些,但路程远、风沙大,同样累得够呛,走几步就喘口气,却始终没有放下肩上的草袋;
几个半大的小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两人抬着一个小号的草袋,步子虽小,却异常坚定,小脸憋得通红,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却没人喊累,没人退缩——
他们看着父辈们为了守护家园拼尽全力,心里也憋着一股劲,想为村子出一份力。
走到半路,一阵狂风突然袭来,风速瞬间增大,卷起的沙砾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几个扛着草袋的汉子差点被吹倒,脚步踉跄着,死死抓住肩上的木杠才勉强稳住。
“蹲下!抓紧草袋!”
周虎派来接应的队员大声喊道,声音在狂风中勉强传递开来。
大家立刻蹲下身子,双手紧紧抓住草袋或木杠,把身子压得更低,任凭风沙打在背上、头上,疼得钻心。
风沙过后,每个人都成了“土人”,头发、眉毛、胡子上都沾满了沙粒,嘴里、鼻孔里也全是沙土,吐一口唾沫,里面都带着沙砾,牙齿磨得咯吱响。
但没人抱怨,只是简单地拍了拍身上的沙,揉了揉被风沙打红的眼睛,又扛起草袋,继续往前走,脚步比之前更加坚定。
风口最前沿,才是真正的战场。
这里的风速比半路还要大,人站在这里,几乎睁不开眼睛,说话都要靠吼,声音稍微小一点就会被风声吞没。
周虎带着最精锐的一批小伙子,负责构筑防线,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沾满了沙土,眼神却异常锐利,像一群蓄势待发的战士。
张教授特意从打井队赶了过来,他还穿着那件沾满油污的工作服,眼镜片上蒙了一层沙,时不时要用衣角擦拭。
他手里拿着罗盘和GPS定位仪,在沙地上仔细测量着,然后用木桩和绳子画出了第一道屏障的基准线,又用铁锹在地上挖了几个标记坑。
“周虎,这道线是根据近十年的风向数据和沙流轨迹算出来的,沿着这条线筑墙,能最大程度分散风沙的冲击力!草袋要交错码放,像砌砖墙一样,错缝搭接,这样结构才稳固,不容易被风吹倒!”
他一边说,一边用脚踩着沙地上的线,“底部要宽,顶部要窄,形成一个斜坡,这样能减少风的正面压力,记住,每垒三层就要用木桩加固一次,木桩必须钉入地下半米以上,才能拉住墙体!”
“明白!张教授,您放心!”
周虎用力点头,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坚毅,转头对身边的队员们吼道:“都看清楚了!按张教授画的线来,一排一排往上垒,错缝码放,谁也不许偷工减料!这墙要是塌了,风沙就冲进村里了,咱们都对不起乡亲们,对不起家里的老婆孩子!”
小伙子们从运输队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草袋,两人一组,默契配合着。
“放这儿!对,往左挪一点,跟旁边的对齐,错开缝!”
“踩实!用脚使劲踩,别留缝隙,把沙子填进去!”
周虎的声音在风沙中指挥若定,他自己也没闲着,扛着草袋来回奔走,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额头上的汗水和沙子混在一起,糊成了泥,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抬手一抹,脸上就多了几道泥痕,像个花脸,却丝毫不影响他的专注。
他们先将草袋整齐地码放成一排,如同砌墙的砖石,草袋之间不留一丝空隙,然后按照张教授说的错缝搭接的方式,往上垒第二层。
每放好一个草袋,就用铁锹将旁边的沙土填入草袋之间的缝隙,一点点填满、捣实,确保其密不透风。
接着,最重要的一步是“踩实”——几名队员跳上垒好的草袋墙,双脚交替用力,反复踩踏,让草袋和其中的沙土紧密结合,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每垒起三层,他们就会拿起削尖的木桩,从草袋缝隙中狠狠钉入地下,木桩深深扎进沙地,只露出一小截,像一个个锚,牢牢拉住墙体。
在构筑主沙袋墙的同时,另一组人按照张教授“网格化固定”的思路,在主墙前方和侧翼,利用稍小号的草袋,开始铺设加强型的草方格。
他们先用铁锹在沙地上划出一米见方的格子,线条笔直,然后将草袋半埋入沙中,每个格子放四个草袋,相互连接,形成一个个坚固的“沙笼”,与主墙构成一个整体防御体系。
“张教授说了,这叫‘主次结合’,主墙挡大风,草方格拦流沙,两者配合,才能守住阵地!”
负责铺设草方格的队员一边干活,一边给身边的人解释,虽然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自信。
风沙无情,刚刚垒好的墙体,一阵狂风过后,就可能被削去一角,或者被流沙埋住半边。
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