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封建末年,军阀混战 (第1/3页)
这里是阿尔塔特之国,几千年的文明之国。可是在末代君主坦丁即位后,荒淫无度,最终导致国家四分五裂,加上国外势力的干涉,进一步加剧了阿尔塔特的哀亡。正当阿尔塔特国家分裂之际,原是西南联邦最高行政长官的罗锦承不甘心国家分裂破败,作为阿尔塔特西南联邦世代的大族,决心收复失地,重新统一阿尔塔特,奈何西南地区并非富庶之地加之整个阿尔塔特王国年年征战,早已民生凋敝。于是罗锦承决定和几位早年间一起从军的老友决定成立一支军队并建立一所近代军事学院。军队就正式定名为阿尔塔特国民革命卫队第一军,军长由罗锦承担任,并且在西南联邦的首府庚南城成立了西南第一军事学院。
随着军事学院第一期招生的告示在西南地区宣传,许多有志之士都在踊跃报名,这也包括了罗锦承的长子罗明。在庚南城的文学院外,陈文也看到了军事学院的招生告示,出生名门的他从小就立志报国,奈何家族都希望他成为一位作家,但是国家兴亡,军阀混战,百姓贫苦。陈文决心放弃以经入学的文学院,决心报考西南第一军事学院。他的决定同样引起了一同和他来到文学院的好友唐继辉赞同,他和唐继辉本是青年时代同在书院学习的同窗好友,一同考到了庚南城文学院学习,现在的他们决心立志报国,投笔从戎。
庚南城的初秋总裹着一层化不开的湿雾,文学院门前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叶子已褪成深黄,风过处簌簌坠落,像极了这乱世里飘零的黎民。陈文的指尖划过招生告示上 “西南第一军事学院” 七个铁画银钩的大字,指腹能触到油墨未干的粗糙感,那触感竟比握了十年的毛笔更让他心头发热。
“文兄,你当真要弃文从武?” 唐继辉的声音压得很低,喉结滚了滚,目光扫过陈文腰间那枚陈家祖传的墨玉笔坠 —— 那是去年陈文入学时,父亲陈景明亲手系上的,代表着书香世家的传承。他太清楚陈文背负的期望,陈家三代皆是翰林,连族里的祠堂都挂满了御赐的 “文曲星辉” 匾额。
陈文抬手按住笔坠,指节微微泛白:“继辉,你还记得去年我们去城郊赈灾吗?那户姓王的农户,全家五口只剩一个三岁的娃娃,怀里还抱着半块发霉的饼。”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却字字清晰,“我们背得出《诗经》里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却救不了一个快饿死的孩子。罗将军办这军校,是要教我们拿枪杆子护着这天下,不是拿笔墨纸砚写太平假象!”
唐继辉的眼眶猛地红了。他想起家乡被北境军阀踏平的那天,母亲拉着他躲在菜窖里,听着外面的哭喊和火烧声,整整三天不敢出来。那时他就攥着拳头发誓,要学一身能保家的本事。“文兄,算我一个。” 他拍了拍陈文的肩,掌心的老茧蹭过对方的衣袖,“就算将来战死沙场,也比看着家国破碎强!”
两人踏着暮色分头回家,陈文刚推开陈家大门,就见正厅的八仙桌上,那盏父亲常用的霁蓝釉茶杯正冒着热气,杯沿却积了圈冷霜 —— 陈景明已在这儿坐了半个时辰。
“回来了。” 陈景明的声音没了往日的温和,指尖在桌案上敲出急促的节奏,案上摊着的《论语》被翻到 “学而优则仕” 那一页,朱笔圈点的痕迹被指腹磨得发亮。
陈文垂手而立,腰杆却挺得笔直:“父亲,我想报考西南第一军事学院。”
“啪!” 陈景明猛地拍向桌子,霁蓝釉茶杯晃了晃,茶水泼在《论语》上,晕开一片深色的渍痕。“糊涂!” 他站起身,袍角扫过凳腿,发出刺耳的声响,“你祖父当年在翰林院,为了替百姓争赈灾粮,敢在金銮殿上跪三天三夜;你父亲我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