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投笔从戎,初入军校_狂战之阿尔塔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二章:投笔从戎,初入军校 (第2/3页)

提起你们!” 说着还从口袋里掏出两颗糖,递了过来,“这是娘给我的,我分你们吃,你们要帮我看着我哥,别让他受伤呀。”

    陈文接过糖,糖纸是用旧报纸折的,却裹得很仔细。他看着罗明揉了揉妹妹的头,语气里满是无奈却温柔:“知道了,快回去吧,路上不安全。” 罗旭点点头,又叮嘱了几句 “别太累”“记得写信”,才蹦蹦跳跳地走了。

    “你妹妹真可爱。” 唐继辉笑着说。罗明望着妹妹的背影,轻轻 “嗯” 了一声:“她总盼着战争快点结束,能去庚南城的书院读书。” 他顿了顿,眼神又坚定起来,“我得快点学好本事,不让她的期盼落空。”

    从那以后,陈文、唐继辉、罗明、赵刚就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每天训练结束后,他们会坐在宿舍的窗边,看着远处的夕阳,讨论着将来的打算。赵刚说,他想带着部队,把北境的军阀赶出去,让家乡的人能重建家园;罗明说,他想跟着父亲,先守住西南,再一步步收复失地,让妹妹能安心去书院,让天下的孩子都不用再躲着战火;陈文和唐继辉则说,他们想和大家一起,用手里的枪、脑子里的战术,护好这片土地,不让亲人再受战乱之苦。

    战术讨论课上,老师让他们分组制定 “防御敌军进攻” 的方案。陈文提出 “侧翼迂回”,认为可以派小队绕到敌军后方,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唐继辉则主张 “加固防御”,在城池周围挖战壕、设陷阱,消耗敌军的兵力;罗明则把两人的方案结合起来,还加了还加入了 “信息侦察” 的环节:“敌军若是来犯,必然会先派斥候探查我方虚实。我们可以安排几个身手好的兄弟,伪装成当地百姓,提前摸清敌军的兵力部署和粮草运输路线。这样既能针对性调整防御,也能让侧翼迂回的小队更精准地找到突破口。”

    赵刚听了眼睛一亮,拍着大腿补充道:“我在北境当兵时,见过军阀的粮草队都喜欢走山间小路,说是隐蔽,其实最容易遭遇伏击。咱们可以在那些路段埋上土雷,不用多,只要能拖延他们的时间,断粮的恐慌就会先在敌军里蔓延。”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原本零散的思路渐渐织成一张完整的战术网。陈文看着沙盘上插满的小旗 —— 代表己方的蓝旗守在城池要害,代表侧翼小队的黄旗藏在山林标记旁,代表陷阱的红旗埋在粮草路线上,忽然觉得这小小的沙盘,竟像是缩小的阿尔塔特国土,而他们手中的旗子,就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希望。

    “就按这个方案来!” 陈文拿起笔,在纸上快速记录下众人的想法,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像是在为未来的胜利奏响序曲。

    方案提交给老师时,那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的老教官反复看了三遍,又让罗明详细讲解了 “信息侦察” 与 “土雷伏击” 的细节,最后拍着桌子说:“好!你们这方案,既有防御的稳,又有进攻的锐,还懂利用地形和人心,比有些老兵想得都周全!”

    那天课后,老教官特意把四人留了下来,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泛黄的地图,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红圈说:“这些都是北境军阀最近攻占的城镇,每一个红圈背后,都是上千百姓的性命。”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摩挲着,声音低沉而沉重,“我年轻时跟罗将军一起守过西城,那时候我们只有三千人,却硬生生挡住了敌军一万多人的进攻。靠的是什么?就是你们今天这样的默契和脑子。将来你们上了战场,记住,手里的枪要硬,脑子里的想法更要活,因为你们守护的,是身后千千万万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