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周延儒:分钱 (第1/3页)
侯恂可比崇祯和贺函这对年轻人老练得多。抄家这种事情,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要在所有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造成既定的事实。毕竟盐商财力雄厚,拖延时间谁知道他们背后会牵扯到什么权贵。
他出了客栈之后,立刻找到祖大寿,让准备好 5000骑兵,要求他们处于随时作战的准备当中。
而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让兵部准备好粮草。一切安排妥当后,他便带着这 5000骑兵,沿着运河马不停蹄地杀向了扬州。
9月 16日,周延儒以盐商逃税的名义,果断出手抓捕了所有在京城的盐商,将他们的家产通通抄没。只是让周延儒感到可惜的是,亢宇轩提前得到了消息,逃之夭夭了。
朱雀大街,山西会馆。
户部左侍郎傅永淳带着五城兵马司的士兵,迅速包围了山西会馆。他们直接将会馆内全部的财物抄没出来。而原盐商准备好的 500万两银子就藏在这山西会馆当中。
这笔钱他们原本是打算给崇,让崇祯放盐上一马,不过后面崇祯退居二线之后,以周延儒东林党又盯上了这笔钱。
张之极当然不热意了,他们当初之所以和东林党联手对付天子,就是因为天子要对他们的钱袋子下手,天子都没有拿到这笔钱,你周延儒算什么东西。
他们还在考虑如何分配这 500万两银子,却没想到东林党如此翻脸不认人,不到半个月就对他们下手了,这批银子直接被抄走。
五城兵马司的士兵们整整带了上百辆马车来装银子。这些马车一辆挨着一辆,排满了整个朱雀大街,从山西会馆一直延伸到户部。
这种宏大的场面引起了整个京城百姓的轰动。皇城根的百姓平日里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但也从没见过这么庞大的马车队,整整排满了一座大街。
而且,朝廷抄了盐商 500万两银子的消息也迅速传开了,这更加吸引了整个京城的百姓前来围观。500万两银子,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估计这是这辈子见到的最多的钱了。
这场景把周延儒吓得不轻,他赶忙又调来了上万人,在人群和马车队之间筑起了一道人墙,隔绝了人群和马车队,生怕出现什么混乱。
而此时,福建行省的资政代表黄道周正好到达京城。
他看到这种场景,心中充满了疑惑,奇怪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朝廷怎么封了朱雀大街?”
一个看热闹的八卦客幸灾乐祸地说道:“朝廷抄了盐商的府邸,据说有 500万两银子。这些该死的奸商这么有钱,居然还不愿意上交税负,以至于朝廷没有银子,只能加重我们这些平头百姓的税负。”
周延儒要抄盐商的家,自然要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而盐商偷税漏税这是最好的借口了。
“这些奸商真该死!”一旁的一个百姓也愤愤不平地附和道。
黄道周听了,不禁愕然。京城的变化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原本以为现在应该是众正盈朝,天下朝着好的方面发展,怎么还是在抄盐商的家呢?
如果最终还是要靠抄家解决问题,那当初他们反对天子又是为什么呢?黄道周的内心升起了一股不安感。
翌日,他找到了自己的好友钱谦益。两人年纪相仿,学问也相差无几,都有着一股浓浓的书生气,所以意气相投,在京城的关系非常好。
钱谦益听了黄道周的疑问,苦笑着说道:“不抄盐商的家不行啊。北方的灾民要赈济,关中的大同贼寇也要抗击,朝廷需要 2000万两银子和粮草才能勉强维持下去。不把盐商抄了,朝廷连今年都维持不下去了。”
黄道周皱了皱眉头,说道:“以抄家解决朝廷的困境,岂能长久?这和当初天子的想法又有何区别?我们抗争这大半年又有何意义?既然最后都要抄盐商的家,那我们最开始支持天子就行了。”
钱谦益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怎么能一样呢?我们东林党人皆是忠君爱国的君子,得到这笔钱会妥善使用,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黄道周冷哼了一声,说道:“天子得到这笔钱要编练新军,用处更合理。”
钱谦益笑了笑,抢先说道:“天子年少气盛,哪有我们成熟老道。现在是大明危机存亡的时刻,抄盐商的家已经是代价最小的方案了。难道幼玄你想增加百姓税负不成?一家哭,总好过天下百姓哭啊。”
黄道周听了,虽然觉得钱谦益说的有道理,但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在户部,堆积如山的银子在灯火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周延儒站在这些银子面前,双眼放光,内心无比激动兴奋。有了这些钱,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朝堂上大展拳脚、力挽狂澜的景象,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地施政了。
次辅成基命和户部尚书王永光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笑容。成基命笑着说道:“九边的粮饷,各省的赈济款终于可以发下去了,那些受苦的百姓和驻守边疆的将士们总算有盼头了。”
王永光也点头附和:“是啊,这银子来得太及时了,能解不少燃眉之急。”
他这个户部尚书这半年过的是最艰难的,下面要找他要钱,上面也要找他要钱,文臣找他要钱,武将也找他要钱,甚至连天子也找他要钱,但他又不是财神,能变得出钱来。
周延儒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说道:“先发放文武百官的俸禄,这次没有折色,全部发银子。这段时间京城物价高昂,官员们的生活压力很大,再增加五成作为俸禄。”他的语气坚定而果断,和以前对天子唯唯诺诺,完全成了两个人。
王永光点点头,赞同道:“的确是要先发俸禄。京城很多清流官员已经要靠借贷来生活了,一介官员却被帮派催收借贷,这成何体统?传出去还不让天下人笑话。”他对官员们的艰难处境感同身受。
周延儒大手一挥,大气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